當前位置:中工網(wǎng)理論頻道文史縱橫-正文
春秋執(zhí)政卿與軸心時代之醞釀
姜廣輝
//8858151.com2015-01-12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更多

  

  一、“前軸心時代與軸心時代”示意圖

“前軸心時代與軸心時代”示意圖

  二、春秋時期執(zhí)政卿的思想活動一瞥

 。ㄒ唬┐呵镌缙诘膬(yōu)秀執(zhí)政卿

  ⒈衛(wèi)武公(約前853—前758年)。衛(wèi)武公是一位有名的賢君,在整個執(zhí)政期間,能復修康叔之政,發(fā)展農牧業(yè),強化國防,可謂“政通人和”。衛(wèi)武公貴為一國之君,非常謙虛和寬容,喜歡接受別人的批評。他作詩自儆說:“人亦有言,靡哲不愚,投我以桃,報之以李,溫溫恭人,維德之基”,展現(xiàn)了一位優(yōu)雅大度的國君形象!对娊洝ばl(wèi)風·淇奧》就是人們歌頌衛(wèi)武公的,今翻譯一段如下:

  淇水岸灣深深處,綠竹迎風舞婆娑。文采斐然美君子,白似象牙經切磋,潤如美玉經琢磨。氣宇軒昂有氣魄,地位顯赫人磊落。文采斐然美君子,看過如何能忘卻。

  ⒉鄭武公(?—前744年)。鄭武公的父親鄭桓公是鄭國第一代君主,他勤政愛民,很快就得到了人民的愛戴,還被召到周王朝擔任卿士。他忠于職守,死于阻止犬戎進攻鎬京的戰(zhàn)斗中。鄭桓公死時,鄭武公戴孝上戰(zhàn)場,護送周平王遷都洛陽。周平王感念鄭桓公父子的忠誠,繼續(xù)讓鄭武公做王朝的卿士。鄭武公當時住在周王朝接待賓客的館舍中,勤政愛民,生活儉樸,周地人民感戴他,為他作《緇衣》詩一首。

 、彻苤伲ㄇ723年—約前645年)。管仲為齊桓公的上卿,即丞相,輔佐齊桓公進行了經濟、軍事等多方面的改革,形成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和軍事實力,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幟,結成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共同抵御外族入侵,保護了中原經濟和文化的發(fā)展,為中華文明的存續(xù)作出了巨大貢獻。孔子曾稱贊管仲:“微管仲,吾其被發(fā)左衽矣。”(《論語·憲問篇》)意思是說:要是沒有管仲,我們都會披散頭發(fā),穿著夷人的衣服,成為蠻夷之人統(tǒng)治下的百姓了。

  管仲曾說:“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禮,衣食足而知榮辱”,“禮義廉恥,是謂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強調禮義廉恥的道德教化。管仲不僅建立了卓絕的歷史功勛,還寫出一部總結治國經驗的著作——《管子》!俄n非子》說:當時“藏商、管之法者,家有之”。不過現(xiàn)在傳世的《管子》一書,據(jù)學者考證,應是齊國稷下先生的學術匯編,除了有管仲的思想資料外,可能還雜收了其他學派的思想資料。

  我們通常說春秋戰(zhàn)國諸子百家,往往只強調那些在野的純學者思想著述,卻對管子有所忽略。在我看來,管子實開私家著述之先,也是開諸子百家之先,我們不應因為其高官的地位,而掩蓋其思想家的地位。

 。ǘ┐呵锖笃诘膬(yōu)秀執(zhí)政卿

  中國歷史上漢以前的政治家最被推崇的有召公、管仲、子產、諸葛亮等人,他們共同的特點是富有智慧而又能勤政愛民。明代唐錫周評價子產說:“后半《左傳》,全賴此人生色!鼻宕罢f:“《春秋》上半部得一管仲,《春秋》下半部得一子產!鼻宄醯耐踉磩t認為,子產甚至超過管仲,他推許子產是“春秋第一人”。而魏源則認為:“子產,(諸葛)武侯之謂也!

 、弊赢a(?—前522年)。子產執(zhí)政有許多事跡,而最為人所稱道的是“不毀鄉(xiāng)!保_放言禁。子產曾說:“學而后入政,未聞以政學者也!彼鲝埵孔油ㄟ^學問進入仕途,這就動搖了當時實行已久的世爵世祿制度。這一思想提供了一種可能性,即農夫之子只要有學問,也是可以進入仕途的,這為后來百家之學的興起提供了一種驅動力。

  子產曾說:“茍利社稷,死生以之!边@種道義擔負的精神為其后的儒家所繼承。清末林則徐的詩句“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就是從子產的話中化出來的。

  子產還針對星占家關于鄭國將發(fā)生大火災的預言,提出:“天道遠,人道邇,非所及也,何以知之?”認為天體運行有其自身的規(guī)律,社會運行也有其自身的規(guī)律,兩種規(guī)律各不相同。他不承認占星術能夠預測人事,拒絕向神鬼祈禳。子產這種理性主義精神也深深影響了戰(zhàn)國時期諸子百家的理性主義精神。所以,當子產死時,孔子流淚說:“子產,古之遺愛也。”

 、糙w文子(?—前541年)。又稱趙武、趙孟。曾為晉國的正卿,即執(zhí)政大臣。春秋時期出現(xiàn)一批貴族文化人,他們不僅憑其顯赫的世家地位,也憑其個人的文化素養(yǎng)在各自的國家中擔當重要的職務,在當時諸侯國間的外交中表現(xiàn)出高貴、優(yōu)雅、富有文化涵養(yǎng)的品質,從而極具個人的魅力,為時人所敬慕。趙文子、韓宣子、叔孫豹就屬于這一類人。

  春秋時期,經典文化運動已經悄然興起!对姟贰稌贰吨芤住吩谀菚r雖然還沒有被稱為“經”,但從人們反復稱引“《詩》曰”“《書》曰”“《周易》曰”的情況看,這些書顯然已經具有了經典的地位,其中尤以《詩》的地位更為重要。當時賦詩是王公貴族的必修課,賦詩好壞足以考驗一個人的志趣取向、智慧程度,以及發(fā)展前途。以致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壁w文子、韓宣子、叔孫豹等人在春秋時期的卓越政治表現(xiàn)之一,就是能在各種外交場合,表現(xiàn)出對于《詩經》的超強領悟與巧妙應用的能力。

 、稠n宣子(?—前514年)。名叫韓起,自公元前541年起,在晉國任執(zhí)政長達27年。據(jù)《左傳·昭公二年》記載,“晉侯使韓宣子來聘,且告為政而來見,禮也。觀書于大史氏,見《易象》與《魯春秋》。曰:周禮盡在魯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與周之所以王也”。魯昭公二年為公元前540年(當時孔子只有十二歲),韓宣子作為晉國新執(zhí)政大臣,代表晉侯來祝賀魯昭公新繼位,修盟通好(當時晉為盟主國),受到特殊的禮遇,節(jié)目之一就是請他觀覽秘府所藏的重要典籍——《易象》與《魯春秋》。由于這兩部書與儒家經典《周易》和《春秋》存在某種關聯(lián),所以這一事件在中國經學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從韓宣子對《易象》與《魯春秋》的評論看,韓宣子對傳統(tǒng)文化具有深度的理解。

  又據(jù)《左傳》記載,魯昭公十六年,韓宣子到鄭國訪問。臨別時,鄭國六卿為韓宣子餞行。韓宣子說:“請諸位賦詩一首,以讓我學習鄭國的哲理!编崌湟来钨x詩,韓宣子每聽完一首,都加以點評。輪到子旗,就賦了《有女同車》,《有女同車》一詩有“絢美且都”的詩句,子旗借以表達對韓宣子言語威儀的喜愛!队信嚒吩娭羞有“德音不忘”的詩句,這是在贊美韓宣子德行之余,希望他履行與鄭國交好的諾言。韓宣子聽了大家的賦詩,很高興地說:“鄭國將要富強了吧!各位以國君的名義賞賜我,表達了兩國親近友好的志愿。各位都是邦國棟梁,鄭國可以沒有憂懼了!

  當時的政治外交,不僅憑經濟、軍事的“硬實力”,也憑文化的“軟實力”。有時“軟實力”超過“硬實力”,像當時鄭國、魯國那些小國,甚至是靠文化“軟實力”周旋于大國之間的。而當時文化“軟實力”的高低往往表現(xiàn)在對于經典的理解和運用上。而對經典的理解和運用促進了諸子百家之學的興起。

 、词鍖O豹(?—前537年)。春秋時魯國大夫。據(jù)《左傳》記載:范宣子曾問叔孫豹:人怎樣做才能死而不朽,叔孫豹回答說:“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笔鍖O豹提出了著名的“三不朽”思想,為后世人們所認同和服膺!蹲髠鳌贰秶Z》中多次記敘叔孫豹賦詩、引詩、解詩的情況,他實際是春秋后期杰出的詩學家,正因為他學識過人,人們很愿意向他請教。

  據(jù)《左傳》記載,魯襄公四年(前569年),叔孫豹作為魯國使臣到晉國訪問。晉國國君隆重接待他,以鐘镈樂器演奏《肆夏》三章,但叔孫豹并沒有答謝禮拜。樂工又歌唱《文王》之曲,叔孫豹還是沒有答謝禮拜。宴會開始,樂工演唱《鹿鳴》之曲,叔孫豹一連三次答拜。晉國執(zhí)政大臣韓獻子對此大為不解,派人去問叔孫豹,為什么舍棄大的禮儀不答拜,而再三答拜小的禮儀?叔孫豹回答說:《肆夏》之樂是天子用來招待各國諸侯的,他作為使臣不敢聽;《文王》之樂是兩國國君相見所奏之樂,他作為使臣也不敢聽;而《鹿鳴》是君王用來嘉獎大臣的,他怎敢不答謝呢?

  當時“禮崩樂壞”,晉國雖與王室同族,其貴族中已經無人通曉周禮了。所以,叔孫豹出使,外交活動尚未正式展開,就已經在文化“軟實力”上勝出了。

  三、由卿大夫文化向“百家之學”過渡

  據(jù)《左傳·昭公三十二年》(前510年)記載:“趙簡子問于史墨曰:”季氏出其君,而民服焉,諸侯與之。君死于外,而莫之或罪也。“對曰:”……魯君世從其失,季氏世修其勤,民忘君矣,雖死于外,其誰矜之!社稷無常奉,君臣無常位,自古以然。故《詩》曰:“高岸為谷,深谷為陵!笾眨诮駷槭,主所知也。在《易》卦,雷乘乾曰大壯,天之道也。”討論政局,援引《詩》和《周易》,而在解釋《詩》和《周易》時又采取了一種理性主義的方式。

  以孔子而言,司馬遷《史記》說他“由大司寇行攝相事”,以文化人參政,并曾經代行執(zhí)政卿之職,只是因為他后來在文化上的巨大貢獻,淹沒了他曾是卿大夫的職務。從最近的出土文獻看,孔子學問的形成是與其以理性解釋《詩》和《周易》同步的。上海博物館出土戰(zhàn)國楚竹書《孔子詩論》記載了孔子從《詩經》來認識人性的材料說:

  孔子曰:吾以《葛覃》得祗初之詩,民性固然,見其美,必欲反其本,夫葛之見歌也,則以絺綌之故也,后稷之見貴也,則以文、武之德也。吾以《甘棠》得宗廟之敬,民性固然,甚貴其人,必敬其位,悅其人,必好其所為,惡其人者亦然。「吾以《木瓜》得」幣帛之不可去也,民性固然,其隱志必有以揄也。其言有所載而后納,或前之而后交,人不可干也。

  若用白話翻譯出來,大意是這樣的:孔子說:我從《葛覃》的詩中得到崇敬本初的詩意,人們的性情就是如此,看到了織物的華美,一定會去了解織物的原料。葛草之所以被歌詠,是因為絺和綌織物的緣故。后稷之所以被人尊重,是因為(他的后人)周文王和周武王的德行。我從《甘棠》的詩中得到宗廟之敬的道理,人們的性情就是如此,如果特別尊重那個人,必然敬重表示他所在的位置。喜歡那個人,一定也喜歡那人所有的作為。(反過來),厭惡那個人也是這樣(一定厭惡那人所有的作為)。(我從《木瓜》的詩中)得到幣帛之禮不可去除的道理。人們的性情就是如此,他們內心的志愿必須有表達的方式。他希望結交的心意要先有禮物的承載傳達而后再去拜見;蛑苯忧叭グ菀姸笏蜕隙Y物?傊,與人納交是不可沒有禮物的。

  馬王堆漢墓帛書《周易·要》篇記載了對《易經》的理性認識說:

  子曰:……《易》,我后其祝卜矣!我觀其德義耳也。……史巫之筮,鄉(xiāng)(向)之而未也,好之而非也。后世之士疑丘者,或以《易》乎?吾求其德而已,吾與史巫同涂而殊歸者也。君子德行焉求福,故祭祀而寡也;仁義焉求吉,故卜筮而希也。祝巫卜筮其后乎!

  為了便于理解,我們將上一段話也譯成白話:孔子說:對待《易經》,我把祝卜放在靠后的位置。我主要是觀察《易經》中的道德義理!肺椎恼俭,曾有意向學而不心許,喜好它卻又不以為然。后世學人若有懷疑我孔丘的,或者就會因為《周易》吧!我求其德而已,我與史巫雖然同樣講《易經》,但目標不同。君子以實踐德行去求福報,因此祭祀求神比較少;以施行仁義去求吉祥,因此問卜占筮也很少。這樣,祝巫卜筮不是放在靠后的位置上了嗎!

  在我看來,孔子既曾經是執(zhí)政卿,又是諸子百家中的一家。我們可以將他看成是在中國“軸心時代”發(fā)生期由卿大夫文化向“百家之學”過渡的承先啟后式的人物。

零容忍黨員干部追求低級趣味

  趣味屬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選擇,黨員干部遠離低級趣味,關鍵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墻”,還要備好……  

中 工 網(wǎng)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8858151.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本網(wǎng)主頁,建議將電腦顯示屏的分辨率調為1024*768

掃碼關注

中工網(wǎng)微信


中工網(wǎng)微博


中工網(wǎng)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