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wǎng)評論頻道雜文隨筆-正文
李景端:香港的另一面
//8858151.com2014-03-14來源: 光明日報
分享到:更多

    香港給人的印象似乎就是高樓林立、燈紅酒綠,可我卻在游艇上感受了一個不一樣的香港。

    那日,從西貢碼頭乘游艇去游覽香港地質(zhì)公園,不巧正逢天下雨,游客只有我和老伴兩個人。導(dǎo)游笑稱,這一趟租船費要8000元,算是你們二位“包船”了。香港導(dǎo)游并不因人少,找借口停開游艇。

    那天風浪挺大,游艇顛簸蠻厲害,我不敢上船頂,只好在艙內(nèi)觀看。香港地質(zhì)公園2008年才向公眾開放,因為地理環(huán)境獨特,列入了世界地質(zhì)公園名錄。聽導(dǎo)游說,香港周圍有200多個島嶼,西貢這個區(qū)域,包括橋嘴洲、糧船灣、甕缸群島、果洲群島4個景點,各有形狀奇異的火山巖、流紋巖、凝灰?guī)r、斷崖和巨礫等,是罕見的地質(zhì)現(xiàn)象。我真沒想到,彈丸之地的香港,原來還有這樣的寶地。

    進入香港離島海灣,從左弦望去,靠山的海邊上可見許多條狀石柱,稀疏不一地排列著,頓時我想起了云南的石林。原來,早年火山噴發(fā)留下了火山巖柱,大部分淹沒在海下,但也有一部分露出海面,形成了這里的海上“巖林”。游艇開近時,更見巖柱各式各樣,有圓有扁,有似蘑菇,有似吊鐘,但以六角形居多,所以被稱為“六方柱石群”。

    在一處海灣,山巒上朦朧出現(xiàn)了不明規(guī)則的圖案,這就是有名的巖柱壁畫。它們本是山巖風化侵蝕的裂紋,卻成了天工造物的一幅杰作。不可思議的是,有處巖石被風蝕修削得真像一個菠蘿包,以致這個“菠蘿包巖”竟成了如今游客必看的一處著名景點。

    當游艇又進入一個海灣時,導(dǎo)游指著左前方的一排山巒說,這里以前是英軍練兵靶場,中國人是不許來的。后來為了解決香港缺乏淡水的問題,在山巒之間筑起水壩,建成了萬宜水庫。近幾年水壩周圍修好了路,水庫也成了市民游玩的新去處。眼前所見的這個水壩,跟我曾見過的長江三峽水壩當然沒法比,不過,常年蝸居在市區(qū)狹窄空間的香港市民,能到這樣一個開闊的海灣水庫放眼遠眺,無疑會愜意非常。

    此時雨小了,漸漸看清了水壩臨海處有很大一塊海灘,好像還留有一些殘物碎料。導(dǎo)游介紹,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大批從越南來的難民乘船要強進香港,被港英政府拒絕,雙方僵持很久。后來聯(lián)合國出面協(xié)調(diào),出于人道主義,允許這些難民下船暫住,把他們安置在這塊海灘上。最后大部分人遣送到別國,只有千把人準許留在香港。

    鑒于風浪太大,我還是決定提前返航。途中看到幾處小島上架有帳篷,得知海釣愛好者正出海釣魚。他們通常是上午雇船過來上島釣點,傍晚再來船接他們回去。當時是冬季,海釣人較少,到了夏秋,人們來此游艇兜風、海釣尋樂,這里又成了香港海灣的一景。

    這半天的“專艇”游海,雖然只是“雨里觀花”匆匆一瞥,但卻使我看到了香港少為人知的另一面。她有摩天大樓,也有罕見巖柱;有現(xiàn)代文明,也有萬年古跡;有無情競爭,也有人道親情;有快節(jié)奏的生活,也有逸致閑情。這一切,也許正是香港多元社會的魅力體現(xiàn)。

 

[保存]     [全文瀏覽]     [ ]     [打印]     [關(guān)閉]     [我要留言]     [推薦朋友]     [返回首頁]

中 工 網(wǎng) 版 權(quán) 所 有 ,未 經(jīng) 書 面 授 權(quán)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8858151.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本網(wǎng)主頁,建議將電腦顯示屏的分辨率調(diào)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