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評論頻道民生-正文
李智勇:當“薇薇安”變回“二丫”
//8858151.com2014-02-07來源: 人民日報
分享到:更多

    一次團聚背后有城鄉(xiāng)差距、有價值碰撞。彼此尊重、各美其美應該成為基線

    一個段子在手機終端流傳:過年了,各路白領回到聊城、長治、駐馬店,她們跨地溝、踩水塘、進村莊,回到三姑六嬸的懷抱,名字也從薇薇安、辛迪、瑪格麗特叫回了二丫、三妮、招娣……

    笑話折射社會現(xiàn)實。

    平時,大量勞動力在長三角、珠三角的大城市聚集;過年了,人們紛紛回到家鄉(xiāng),補上親情一課,共享天倫之樂,這是發(fā)展中的中國的獨特景觀。

    只是,當“薇薇安”們回到家鄉(xiāng),還會用“二丫”的眼看待身邊的世情嗎?

    不管不同的生活歷練帶來了多少變化,天倫之情不會變。窮通貴賤,爹還是爹,兒還是兒;丶疫^年,和諧是主流、溫馨是主題。家家圍爐夜話,戶戶噓寒問暖,家長里短,歌哭于斯,其樂融融。這樣的親情基因,依然牢固地存在于國人心底。這個層面上說,“薇薇安”與當年的“二丫”沒啥區(qū)別。

    然而,畢竟是離家又回。一些事兒,呆在本地的“二丫”可能習焉不察,“薇薇安”則會有發(fā)現(xiàn)新聞之感。在筆者老家河南商丘,好些縣城旁邊居然聚集起產業(yè)集群,有的制冷制成有名的“冷谷”,鄉(xiāng)親們就近打工每個月能拿到3000多塊!新型城鎮(zhèn)化、新醫(yī)改、養(yǎng)老保險,三姑六姨或許不會說這些名詞,但看病報銷的單據、按時到賬的養(yǎng)老錢,無不在微觀上見證著這些年的發(fā)展。

    當然,也毋庸粉飾,家鄉(xiāng)并非凈琉璃世界。家庭中的一些煩惱,也折射著發(fā)展中待解的問題。筆者的老祖母已經失能,褥瘡讓老人不能躺臥,終日坐著,夜常啼號。父母年事已高,日日伺候,苦不堪言。養(yǎng)老金、看病錢都不缺,可有錢也難請到專業(yè)的護工保姆,小城尚沒有形成完備的養(yǎng)老服務市場。折射出的普遍性問題是:國人白發(fā)日漸多,養(yǎng)老服務產業(yè),尤其在農村和三線城市,如何跟上?

    要說碰撞最激烈的地方,恐怕還在“薇薇安”的生活方式及價值觀,已經很難與家鄉(xiāng)父母對“二丫”的期望接榫。這在“逼婚”“逼生子”上體現(xiàn)最突出。尤其當假期進入末尾幾天,噓寒問暖的重心漸漸被“質問”和催逼替代。我在新鄉(xiāng)有位朋友外出旅行,回家路上被老爹催逼得恍恍惚惚,居然下錯了站,孤身一個女子大半夜站在安陽站臺,冰天雪地,舉目茫然,一時悲從中來。

    心情和關懷都可以理解,但彼此尊重、各美其美應該成為基線。家長得逐漸養(yǎng)成相信子女、尊重子女獨立性的習慣,子女也要尊重家長的活法。老話講,“五里不同俗,十里改規(guī)矩”,城鄉(xiāng)之別,何止五里十里?生存的具體情境不同,適用的法則不同,不可一刀切,不妨“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期許倫理的流轉、風俗的革新,在平滑中“流年暗換”。

    簡單的一次團聚,背后有城鄉(xiāng)差距、有價值碰撞。在家庭內部求得和諧所運用的原則,其實,放在整個社會范疇中,難道不可以為凝聚共識、黏合族群、消弭裂痕而參考嗎?

 

[保存]     [全文瀏覽]     [ ]     [打印]     [關閉]     [我要留言]     [推薦朋友]     [返回首頁]

中 工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8858151.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本網主頁,建議將電腦顯示屏的分辨率調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