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評論頻道民生-正文
而 喻:“烏龍”代表了真民意?
//8858151.com2013-11-22來源: 解放日報
分享到:更多

    前段時間,一份“2014年放假安排時間表”在網上熱傳,其中不但增加了元宵節(jié)放假,法定假日總數(shù)還比往年多出10天。后來得到證實,這份“時間表”實乃“烏龍”,是網友自制的,之后被許多網站甚至官方微博轉發(fā),一時間搞得真假難辨。隨之而起的議論是,“假”時間表代表了真民意,希望接下來官方正式公布的放假時間表不要讓民眾失望。

    一條網上的“烏龍”信息能代表真民意?事情恐怕還是要一分為二地看。有調查顯示,我國的法定節(jié)假日天數(shù)為11天,并不算少,在世界上大致處于中等水平,比如德國的法定節(jié)假日為12天,土耳其12天,法國11天,新西蘭10天。從每周法定工作時間來看,我國為40小時,在世界上也處于中等水平。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當然向往“錢多事少假日多”的工作和生活狀態(tài);但假期一多,勢必影響生產和經濟發(fā)展,會讓百姓的“錢袋子”縮水。這么一算,恐怕也會有民眾認為放假并非多多益善。其實,這份“烏龍”時間表背后,更大程度上是對于現(xiàn)有帶薪休假執(zhí)行不徹底、不合理“挪假”方式的情緒反應。所以,對于所謂的網絡民意,在傾聽的同時,也要加以辨析。

    事實上,有些網上調查的結果也并不能完全代表民意。也是關于放假——今年國慶黃金周過后,針對飽受社會詬病的“黃金粥”現(xiàn)象,有關部門在一些門戶網站發(fā)布“關于法定節(jié)假日放假安排的調查問卷”,面向社會征集意見。來自不同網站的調查數(shù)據(jù)有著較大差異,而此項網絡調查本身也被質疑問卷設計不科學、提問過于簡單。無獨有偶,前段時間某網站圍繞高考改革作了次調查,結果超過七成的網友贊成讓數(shù)學科目 “滾出高考”。這樣的調查結果令人大跌眼鏡,其背后代表的理性民意又占到幾成呢?

    對那些涉及群眾利益的政策,在作調整之前,廣泛征集民意是必須的,但如何征集還需好好思量和研究。開展網絡調查,以及從網民的反映中來收集民意,是一個方便快捷又成本低廉的方法。網絡可以在很短時間內,匯聚起許許多多、各種各樣的聲音,但也要看到其中的缺陷——網民是個模糊的概念,其年齡、性別、職業(yè)、地域等信息的真實性會有較大偏差;如果調查問卷設計得太“業(yè)余”,網民的聲音很容易陷入“各說各的”混亂局面,或是任由情緒化的宣泄淹沒了理性的聲音;中國網民雖然數(shù)量巨大,但習慣在網上表達自己意見的則是少數(shù),同時還有數(shù)量巨大的非網民群體,他們的意見也十分重要。

    所以,網絡征集民意只能作為一個方面的參考,政府部門應該搭建多種平臺,暢通多種途徑,聽取民意。與民生工作密切相關的部門,不能僅憑一些層層傳遞的匯報材料,來制定政策,而應該經常走進基層,走近不同的群體,面對面聽取他們的意見建議,這樣才能在制定政策時兼顧大多數(shù)人的利益,讓政策“接地氣”。政府部門中直接和公眾互動的機構,要切實發(fā)揮作用,成為民意的“收集器”,幫助決策部門不斷調整和完善政策。

    同時,還要有科學、獨立、具有公信力的民意調查機構。正規(guī)的民意調查需要足夠的資金投入,需要專業(yè)人士通過嚴謹?shù)慕y(tǒng)計學模型進行樣本采集,獲得真實的一手材料。一個樣本1萬人的有代表性的民意調查,很可能比一個由七八十萬網民參與得來的網絡調查結果,更科學、更代表民意。

 

[保存]     [全文瀏覽]     [ ]     [打印]     [關閉]     [我要留言]     [推薦朋友]     [返回首頁]

中 工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8858151.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本網主頁,建議將電腦顯示屏的分辨率調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