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理論頻道軍事國際-正文
準確認識西方政治民主制度
徐大同
//8858151.com2015-08-11來源:紅旗文稿
分享到:更多

  

  二、資產階級政治民主制度維護資產階級統(tǒng)治權

  民主作為一種統(tǒng)治方法是社會上層建筑的組成部分。它適應一定的經濟基礎并為其服務。資產階級革命時期提出建立民主制度要求,就是要建立一個為資本主義經濟服務的政治工具。資產階級政治學家們也就是根據這個目的為其出謀獻策,設計出一整套政治制度。

  兩院制的代議制。在奪取政權之后,資產階級需要通過一定的政治形式組織國家政權,代議民主制是其使社會得以運轉所采取的主要形式。在古代,民主政治采取的是直接民主的形式,公民大會是直接民主的議事機構。到了近代,由于民族國家的版圖擴大,人口增多,受空間和時間限制,采用直接民主的形式已不可能,因此,體現(xiàn)間接民主的代議制成為資產階級組織政權的根本形式。代議制就是人們通過選舉選出代表,由代表通過議會參與、決定和管理國家重大事務。西方國家議會一般由兩院組成,兩院的設置是由各國的具體情況所決定的。如英國設上院、下院,上院是由貴族代表組成,下院是由人民選舉的代表所組成,其成員是從有產者當中產生的。美國和英國不同,其兩院是由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參議院由各州選兩名代表組成,而眾議員則由公民直接選舉產生。

  代議制的根本問題是“誰代表和代表誰”。資產階級在掌握政權之初,為了維護自身利益,對選舉和被選舉代表的資格設立了財產、種族、性別等多種限制。英國“不出代議士不納稅”是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的根本政治要求,這本身就說明英國議會只有有產的納稅人才能參加選舉和擔任代表,在議會中維護資產階級利益。而美國聯(lián)邦憲法規(guī)定,公民只有具備一定的財產資格才能選舉和擔任兩院的議員,在議會中代表資產階級表達政治要求。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選舉權的范圍逐漸擴大。在美國,南北戰(zhàn)爭之后,黑人奴隸獲得解放;20世紀,婦女的思想日益解放,開展了爭取女權的斗爭;工人在覺醒之后,不再采取搗毀機器的形式表達自身的不滿和要求,而是作為一個階級聯(lián)合起來通過罷工和革命等手段爭取民主權利。

  盡管西方國家的婦女、少數民族(包括美國的黑人)和工人都先后取得選舉和被選舉權,但這并沒有改變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民主制度的性質。資產階級通過革命取得政權以后,基本都制定了憲法,實行了“憲政”。各國政府也都宣誓效忠于憲法。所以,無論政府如何變更,具體制度如何變化,憲法的基本精神和原則卻始終不變,“生命、財產、自由”等“天賦人權”始終被保留。這也就保證了資本主義制度和資產階級統(tǒng)治權始終被保留下來。只要這種社會制度不改變,任何人擔任議會代表實際上都只能是為資本主義效力。

  兩黨制。資產階級組織政權,進行統(tǒng)治的另一個關鍵是它的政黨制度。在領導革命取得國家領導權的過程當中,資產階級內部存在的各個階層都根據自身利益的要求,形成了不同的政治派別。在建立了資本主義國家之后,為了使各自的經濟要求能夠轉變?yōu)閲艺卟⑼葡蛉珖嫦嗤呐蓜e和集團需要聯(lián)合起來贏得選舉,因此出現(xiàn)了現(xiàn)代意義上的政黨。政黨在產生之初,只是由一些政治主張或經濟主張相一致的精英組成,隨著資產階級政權的穩(wěn)固,原先的政治黨派開始制定統(tǒng)一的綱領,并建立組織,發(fā)展黨員,政黨制度逐漸形成。

  兩黨制作為資本主義政治民主制度的典型,從本質上說依然是為了維護資產階級統(tǒng)治建立的。但是由于各國的國情不同,兩黨制也具有不同的特點。英國和美國的兩黨制是兩種不同的典范。

  英國的兩黨原來是自由黨和保守黨,后來發(fā)展演變?yōu)楣h和保守黨之間爭奪占有議會多數,掌握內閣統(tǒng)治權。英國作為一個君主制國家,君主是虛位的,實權掌握在議會手中,內閣是英國政府的最高決策機構,由贏得議會多數席位的政黨來組織,其黨魁成為內閣首相,主持內閣工作,這樣占議會多數席位的政黨就掌握了整個國家的統(tǒng)治權。同時,在議會中贏得少數席位的在野黨則組織“影子內閣”,經常攻擊多數黨的政策方針,隨時準備成為執(zhí)政黨。

  美國是總統(tǒng)制合眾國,總統(tǒng)實際上掌握著美國最高的行政統(tǒng)治權力,因此,共和黨和民主黨,除爭奪議會席位以外,主要圍繞每四年一次的選舉爭得總統(tǒng)職位,從而獲得國家最高權力。美國總統(tǒng)和參眾兩院議員選舉的突出特點在于其“為了金錢和依靠金錢”的“金錢政治”。無論是總統(tǒng)選舉還是國會選舉,候選人必須獲得足夠的捐款,才能得到政黨的支持。據統(tǒng)計,2004年,美國總統(tǒng)選舉的總開支超過了10億美元,比2000年增長了56%;個人、政黨和其他組織獨立花費了1.92億美元以上,而2000年是1470萬美元。最近的一次總統(tǒng)大選是2012年,總共花費了超過20億美元,成為美國政治歷史上最昂貴的大選。這些選舉所花費的金錢絕大多數都來自各大壟斷集團的捐贈。另外,美國院外議員的活動也獲得了各種資金支持,這使得總統(tǒng)和議員在決定國家政治走向、制定各種政策時,首先要考慮壟斷集團的利益。美國人民到華盛頓白宮門前集會反對華爾街的行動表明,他們已經認識到白宮是為華爾街服務的政府。

  事實證明,在英美國家,雖然兩個黨派經過選舉輪流執(zhí)政,但不論哪個黨派上臺,都是代表資產階級利益的,其矛盾也是資產階級內部的矛盾。盡管在兩黨之外,還存在許多其他政黨,如英國有社會自由民主黨、社會民主黨、英國共產黨等,但這些黨派都沒有權利也沒有足夠的力量控制議員或總統(tǒng)選舉,只能作為兩黨制的補充而存在。

  三權分立、互相制衡原則。三權分立、互相制衡原則是資產階級所設定的劃分立法、行政、司法機關權能的原則。這個原則的提出反映了資產階級革命與封建專制王權的妥協(xié)性。在當時這一原則就遭到盧梭的批判。他認為權力是不可分割的,這種分權思想實際就如同將活人割裂成數段的幻術一樣虛幻。國家設置立法、行政、司法機構實際是一種職能的分工,而不是權力的分割。如同恩格斯所說“事實上這種分權只不過是為了簡化和監(jiān)督國家機構而實行的日常事務上的分工罷了。也像其他一切永久性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則一樣,這個原則只是在它符合于現(xiàn)存的種種關系的時候才被采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224頁)這個原則之所以被資產階級采納,是因為三個機構的相互制約和監(jiān)督,正可以保證各種法案都能經過反復考量,以保證確能維護資產階級的利益。

  近代最早采用權力分立原則的是光榮革命之后英國的立憲君主制。當時的權力分立主要是指立法權和執(zhí)行權,洛克在《政府論》中曾將國家和政府權力分為立法權、行政權和對外權。之后,法國的孟德斯鳩在對英國政制進行考察的基礎上,結合法國封建專制時期司法職能被濫用的實際情況,提出了立法、行政、司法三種政府職能的劃分。他認為,“當立法權和行政權集中在同一個人或同一個機關之手,自由便不復存在了……如果司法權不同立法權和行政權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同一個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貴族或平民組成的同一個機關行使這三種權力,即制定法律權、執(zhí)行公共決議權和裁判私人犯罪或爭訟權,則一切便都完了。”(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上〉,商務印書館1961年版,第156頁)這句話實際從正面說明了三權分立與制衡原則的真正目的是維護資產階級的自由意志。因為,根據前文對資產階級代議制和兩黨制的分析,資產階級的意志主要是通過掌握議會的立法權來上升為國家意志的,要使該意志能夠轉變?yōu)檎叩靡酝菩,其?zhí)行權就必須受到立法權的制衡;而另一方面,由于立法權本身是被分割在兩院中,掌握在不同的利益派別手里,為了防止不同派別之間的利益沖突無法調和或立法損害了資產階級的利益,憲政制度在同時給予了行政權對立法權的相對否決權。至于司法權的功能則更加明顯,司法部門本身沒有創(chuàng)立法律的權力,它必須嚴格按照立法部門制定的法律審理案件,盡管美國的最高法院有違憲審查權,但這種權力所要維護的是美國聯(lián)邦憲法的基本精神,這恰恰是符合資產階級的根本要求的?梢钥闯,三權分立與制衡原則的本質不是權力分立,而是為了實現(xiàn)資產階級的利益對政府職能進行的分工和調配。

1 2 3 4 共4頁

零容忍黨員干部追求低級趣味

  趣味屬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選擇,黨員干部遠離低級趣味,關鍵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墻”,還要備好……  

中 工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8858151.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本網主頁,建議將電腦顯示屏的分辨率調為1024*768

掃碼關注

中工網微信


中工網微博


中工網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