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娛樂

工人日報 2024年09月19日 星期一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最多跑一次”,讓群眾辦事越來越便捷

本報記者 于靈歌
《工人日報》(2024年09月19日 03版)

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常常遇到“流程復雜、涉及部門多、時間長”等難題。在山東濰坊,當地將涉及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市場監(jiān)督管理等多個部門的7個事項整合為“一件事”,實現加裝電梯全流程“一次申請”“一鏈辦理”,“最多跑一次”就可高效辦成加裝電梯“一件事”。

這是基層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便民利民的生動案例。今年1月,國務院印發(fā)《關于進一步優(yōu)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的指導意見》后,多地快速響應,進一步提升企業(yè)和群眾的辦事快捷感。

近年來,我國全面深化政務服務改革,取得顯著成效。黨的十八大以來,行政管理改革以深刻轉變政府職能為核心,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線下辦事“只進一門”,線上辦事“一網通辦”,企業(yè)和群眾訴求“一線應答”……各地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變“群眾跑”為“數據跑”,變“反復跑、多頭跑”為“最多跑一次”。

高效辦成一件事

所謂“高效辦成一件事”,就是把群眾、企業(yè)過去需要分頭辦理的幾件事整合為“一件事”,使“一件事”的辦理既“高效”且“辦成”。

“沒想到,不需要跑腿,很快就能辦完寶寶出生的所有事項!”重慶市民曹女士是一名“新手寶媽”,今年7月女兒出生后,她通過“渝快辦”APP申請,在“智能導辦”流程指引下,足不出戶就完成了新生兒出生醫(yī)學證明、戶口登記、醫(yī)保參保等多個事項辦理。

這得益于“新生兒出生一件事”的集成服務。以往,新生兒家長往往要去醫(yī)院、社區(qū)、派出所等地跑四五趟,需要兩三天才能辦完出生證明、落戶口、參加醫(yī)保等手續(xù)。如今,包括重慶在內的多地推進“新生兒出生一件事”的聯(lián)辦,最大限度減少新生兒父母的辦事時間和辦事成本。

今年7月,“高效辦成一件事”新一批重點事項清單發(fā)布后,從新生兒出生、教育入學、就醫(yī)費用報銷、申請公租房等個人事項,到企業(yè)開辦、信用修復、企業(yè)遷移登記等企業(yè)事項,事項清單進一步覆蓋企業(yè)與個人的全生命周期,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不斷增值。

為推動“一件事”高效辦成,各地各部門不斷加強跨部門協(xié)同、數據共享與流程優(yōu)化。在北京,圍繞準入即準營,40個行業(yè)全面推廣“一業(yè)一證”,平均壓減材料50.6%、壓減時限71.5%;在浙江,“浙里辦”的“社??ň用穹找患隆奔闪?39項全省居民服務有關事項,為群眾提供“一站式”服務。

數字賦能“一網通辦”

借助數字化手段,各地各部門不斷提升政務數據共享實效的同時,也逐步打通數據壁壘,讓政務服務從“獨唱”到“合唱”,跨省辦事越來越方便。

上海青浦區(qū)市民楊先生,工作單位在江蘇吳江,每天需要往返兩地通勤。得益于2020年起長三角一體化發(fā)展示范區(qū)建設,他在兩地跨省就醫(yī),無須辦理備案就可以直接刷卡結算。這樣跨省“無感就醫(yī)”的成果,正惠及示范區(qū)內上海青浦、江蘇吳江、浙江嘉善246萬參保居民,覆蓋示范區(qū)內所有符合條件的定點醫(yī)療機構。

跨省辦事不再奔波,長三角民生“幸福圈”也不斷擴大。自2019年5月長三角政務服務“一網通辦”上線以來,截至目前,滬蘇浙皖4地已推出醫(yī)保關系轉移接續(xù)、跨省戶口遷移等173項跨省通辦服務,實現40類高頻電子證照高效共享互認。

數字化時代,全國政務服務“一張網”正在加速形成。

“隨申辦”“浙里辦”“粵省事”“渝快辦”……作為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的總樞紐,國家政務服務平臺聯(lián)通了32個地方平臺和46個國務院部門平臺,構建起了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體系。上線運行5年來,平臺開通了醫(yī)保電子憑證、公積金賬戶信息查詢、助企惠企服務、交通出行服務等多項功能,為超過8.9億的用戶帶來了24小時不打烊的高效辦事體驗。目前,平臺總訪問量超過903.26億次,推動各地區(qū)各部門平臺數據共享超過5400億次。

“一線應答”接訴即辦

“您好,北京12345,有什么可以幫您?”

北京市市民熱線服務中心話務大廳內,700多個工位座無虛席,鍵盤敲擊聲此起彼伏,晝夜運轉。

2019年1月至2024年6月,5年半受理群眾和企業(yè)反映1.41億件,訴求解決率由53.09%提升至96.77%,滿意率由64.61%提升至97.1%。數字背后,是北京用一根根熱線“繡花針”,穿起的民生“萬根線”。

目前,北京市市民熱線服務中心已建立起3級目錄、2000余個細項的工單分類,并將343個街道(鄉(xiāng)鎮(zhèn))、16個區(qū)、市級部門、承擔公共服務職能的市屬企業(yè)、電商企業(yè)、物流快遞企業(yè)納入派單范圍,推動訴求受理直達一線、直達現場、直求結果。

各地在減輕群眾企業(yè)辦事負擔、提升辦事體驗的同時,也在持續(xù)深化政務服務模式創(chuàng)新。近年來,不少地方探索推出“辦不成事”反映窗口,給企業(yè)和群眾提供兜底性服務。

走進天津市東麗區(qū)政務服務中心,“‘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幾個大字引人注目。這個窗口直面政務服務中出現的各種“絆腳石”,幫助企業(yè)解決實際問題。

中心負責人表示,在實際工作中,可能會有類似的法律法規(guī)沒有明確規(guī)定的新業(yè)態(tài)、新項目,導致企業(yè)和群眾無從入手,找不到破解路徑。“辦不成事”反映窗口還能通過“一件事”的解決,推動“一類事”的解決。

據悉,天津已設立379個“辦不成事”反映窗口。而隨著京津冀協(xié)同發(fā)展的深入推進,目前,三地已建立省級反映“辦不成事”窗口聯(lián)席會機制,實現了“辦不成事”的異地受理、聯(lián)動辦理。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8858151.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掃碼關注

中工網微信


中工網微博


中工網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