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wǎng)理論頻道科教天地-正文
教育改革必須以實驗來推動
劉道玉
//8858151.com2016-04-12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更多

  

  怎么看待我國的教育改革,這可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莫衷一是的問題。據(jù)百度學術搜索,評價中國教育改革的文章,竟有超過25萬篇,可見人們對我國教育改革期盼之殷,對新教育渴望之切。2013年9月上旬,在鳳凰大視野頻道播出了《盜火者——中國教育改革調(diào)查》,這是一部十集教育紀錄片,該紀錄片中也有我被采訪的一節(jié)。該片播出后反響強烈,普遍認為是一份中國教育現(xiàn)狀的真實記錄,直指中國教育的痛處,以最直接的方式炙烤我國當下的教育。

  也許,人們對于《盜火者》這部紀錄片的調(diào)查報告,評價不盡相同。但是,我們不能不肯定編導者們嚴謹和求實的態(tài)度,他們策劃了數(shù)年時間,拍攝和剪輯就用了一年半的時間,素材時長超過100個小時。尤其值得稱道的是,它展現(xiàn)了各類教育實驗活動,也提出了進行教育實驗的某些思考。

  我國各類高等學校雖說有規(guī)模大小之差,有師資素質(zhì)優(yōu)劣之分,有學術水平高低之別,但它們卻沒有個性之不同。這就是長期飽受詬病的千校一面的痼疾。

  社會對人才的需要是多層次、多規(guī)格、多品種的,因此大學也必須是多樣化的,這是由教育與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既相互影響又相互制約的規(guī)律決定的。2015年10月16日,英國《自然》雜志刊發(fā)了封面文章《大學實驗:作為實驗的校園》,并配發(fā)了社論:《受到挑戰(zhàn)的大學》,其中指出:“大學若要生存下去,就必須實驗,教育與科學應對挑戰(zhàn)的方式雖然不同,但與科學研究一樣,都需要實驗。因為必須通過實驗,才能最終知道哪種方式適合自己的學校!北娝苤,創(chuàng)刊于1869年的英國《自然》雜志,是世界最權威的科學雜志之一,它以報道科學世界中重大發(fā)現(xiàn)和重大突破性的成果為使命。然而,這份備受科學家推崇的雜志,卻以不同凡響的高調(diào)刊發(fā)“受到挑戰(zhàn)的大學”的社論。也許,這是該刊創(chuàng)辦近一個半世紀的破例之舉,說明科學與教育之間有著內(nèi)在的聯(lián)系。這讓人們耳目一新,說明教育也是科學,凡科學都必須實驗,并由實驗來檢驗其理論的正確與否。

  可貴的教育實驗

  其實,教育需要以實驗來推動并不是新鮮的話題,在歷史上不乏教育實驗的先驅(qū)者。早在公元前387年,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在朋友的資助下,就創(chuàng)辦了柏拉圖學園。他認為:“數(shù)學在培養(yǎng)哲學家、政治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數(shù)學能夠激勵心靈上升到最高的理性認識!币虼,他在學園的門口寫上“不懂幾何者不得入內(nèi)”的訓誡,并以這個理念進行教學改革實驗。他親自主持學園的實驗長達40年,而校園前后延續(xù)了900多年。在他的教育思想熏陶下,學園培養(yǎng)出了大名鼎鼎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數(shù)學家歐幾里得等學界巨擘。

  楊·阿姆斯·夸美紐斯是17世紀捷克偉大的教育家,他在擔任黎撤中學校長期間,積極推行“泛智教育”(全面的智慧)實驗,以實現(xiàn)自己的教育夙愿。他在該校開始了最早的教育實驗,也是一次精心設計的實驗,寄托了他最初的教育理想。他的實驗對象是4至13歲的兒童,學校采用活動課程和以活動為中心,這些教育實驗是他的教育理論的重要來源,推動了教育學研究中自然實驗法的發(fā)展,他也是分班教學的創(chuàng)始人,他的教育思想對歐洲乃至世界的教育實踐產(chǎn)生了重大的影響。

  約翰·杜威是美國著名的哲學家和教育家,芝加哥大學哲學學派創(chuàng)始人,也是美國實用主義集大成的代表人物。為了實踐他的實用主義教育理念,他于1894年創(chuàng)辦了芝加哥實驗學校,以4~15歲的兒童作為實驗對象,這所學校是他的哲學、心理學和教育學的實驗室。他是美國進步教育運動的代言人,他在芝加哥實驗學校所進行的實驗,被認為是美國教育史上最重要的大膽實驗。他認為傳統(tǒng)教育的弊端是課程與兒童的生活和經(jīng)驗相分離,認為兒童教育的課程都必須以兒童的興趣、認知和心理發(fā)展為依據(jù),強調(diào)“以兒童為中心”和“從做中學”的教育原則。芝加哥實驗學校進行了10年的實驗,直到他于1904年離開芝加哥大學為止。杜威在中國有多名得意門生,如郭秉文(中央大學師范學院院長、南京師范學院院長)、胡適(北京大學校長、臺灣中央研究院院長)、蔣夢麟(先后任浙江大學和北京大學校長)、陶行知(南京曉莊師范學校校長)、陳鶴琴(東南大學校長)等,他們都是我國近現(xiàn)代教育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伯特蘭·羅素是百科全書式的學者,有歐洲亞里士多德之稱,他不僅僅是著名的哲學家、數(shù)理邏輯學家,而且也是著名的兒童教育學家。他與妻子于1927年創(chuàng)辦了比肯山學校,以自己和鄰居的孩子為實驗對象,把他們的教育理念付諸實踐。該校以實施自由和健康教育為目的,培養(yǎng)兒童健全的智力和體魄,后來由于與妻子離異,教育實驗才被迫中斷,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經(jīng)驗。

  蘇聯(lián)的阿·蘇霍姆林斯基出身農(nóng)民家庭,僅僅擁有波爾塔瓦師范學院函授科的畢業(yè)文憑,但他卻是蘇聯(lián)聯(lián)邦教育科學院的通訊院士,曾獲得國家功勛教師稱號,獲得了諸多的勛章。雖然他僅僅享年52歲,但他卻留下了40部教育著作、600多篇教育論文,1200多部兒童故事。這些驕人的成就和榮譽是如何得來的呢?這一切,都源于他是一個執(zhí)著的教育實驗家,他擔任了帕甫雷什中學校長,這是一所農(nóng)村中學,除了體育課以外,他擔任了所有課程的講授,以便進行課堂改革的實驗,這該是需要何等頑強的毅力呀!

  在中國近代教育史上,最成功的教育實驗家非陶行知先生莫屬。他于1927年先辭去了東南大學教授、教務長的職務,后又謝絕了武昌高師(武漢大學前身)和吉林大學校長的聘請,義無反顧地投入到教育實驗中去,創(chuàng)辦了南京曉莊師范學校。他們提出的口號是:募集100萬元資金、培養(yǎng)100萬名鄉(xiāng)村曉莊實驗學校教師,創(chuàng)辦100萬所農(nóng)村學校,改造100萬個鄉(xiāng)村。這是一個宏大的教育實驗計劃,如果順利地得到實施,對改造落后和貧窮的鄉(xiāng)村將會起到巨大的作用。但是,國民黨南京政府懼怕曉莊師范的革命性,由蔣介石下密令,由軍隊以武力封閉學校,30多名學生被捕,陶行知被通緝,被迫到日本避難。雖然曉莊師范僅僅存在了3年時間,但實驗的成就斐然,培養(yǎng)出了230名學生,成了后來抗日的骨干力量。曉莊師范的教育實驗,既豐富了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又影響了當時一批致力于鄉(xiāng)村教育實驗的教育家,如晏陽初、黃炎培、梁漱溟等。

  朱永新博士是真正的教育內(nèi)行,由他率領的新教育實驗團隊,于2001年在江蘇昆山玉鋒學校正式啟動,2002年新教育實驗網(wǎng)站開通,實驗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他致力于推動一項被認為是草根性的改革,他們的核心理念包括:“一切為了人,為了人的一切;給學生一生有用的東西;重視精神狀態(tài),倡導成功體驗;強調(diào)個性發(fā)展,注重特色教育;讓師生與人類崇高精神對話!蹦壳埃珖28個省市自治區(qū)的800多所學校致力于新教育實驗,在全國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

  2014年11月,《教育正悄悄發(fā)生一場革命》一書出版了,瞬間引起了巨大的反響。這是上海海事大學魏忠教授的著作,他從美國卡內(nèi)基梅隆大學學成回國,就投身到教育實驗中來,他以上海海事大學電子商務和管理學專業(yè)學生作對象,后來他在100多所大學和許多中小學進行教學實驗,并總結出了一些案例教學的規(guī)律。他的另一本書《教育正悄悄發(fā)生一場怎樣的革命》也即將出版,它與前一本書是姊妹篇。實際上,這些來自民間靜悄悄的教育改革實驗,是值得重視的一股力量。

  教改實驗需大力推動

  蘇聯(lián)教育家阿·波利阿耶夫曾說:“教育領域是一塊偉大的實驗場地”,唯有教育實驗才能推動教育改革前行,這已是被教育史證明了的一條鐵的規(guī)律。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大國,根據(jù)2014年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在校就讀的各類學生約2.5億,其中高校在校學生3559萬人。照理說,我國擁有無與倫比的教育實驗資源,應該產(chǎn)生更多杰出的教育家。但可惜的是,我國并沒有產(chǎn)生在世界有影響的著名的教育家,也沒有撰寫出在世界上有影響的教育經(jīng)典著作,這與缺乏有遠見的教育實驗家不無關系。為什么大膽進行教育改革實驗的人還是太少呢?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但以下三點卻是最主要的:

  首先是認識上的盲區(qū),認為實驗純粹是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學科的事,而包括教育學在內(nèi)的人文社會科學,天經(jīng)地義的就是注經(jīng)和講說章句,而與科學技術老死不相往來。2003年2月27日,我在《光明日報》上發(fā)表了《為大學文科改革獻三策》一文,其中就提出:“設計創(chuàng)建相關實驗室,克服文科脫離科學技術實踐的狀況,這在新的技術革命時代尤為重要。”可惜的是,拙文并沒有引起教育界的重視,也未能看到人文社會科學改革的根本性的突破。

  什么叫教育實驗?所謂教育實驗,是以人為實驗的對象,以某種新的教育理論(或理念)、新的教育模式、新的教學制度以及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方法對受教育者實施教育,并觀察獲得的實驗效果。一般來說,用于自然科學的實驗方法,大多也都可以用于教育實驗,如觀察法、對比法、解剖法、統(tǒng)計法、推理法、歸納法等。它們所不同的是,自然科學實驗的對象是客觀物質(zhì)世界,而教育實驗對象是人,而人是有能動性的,這就增加了教育實驗的可變性、復雜性和周期長的特點。教育實驗與科學實驗一樣,都需要接受實踐的檢驗,只有反復得到重復的結果,方能夠稱為真理,也才具有被推廣的價值。

  其次,求同不求異的思維方法,阻礙了教育實驗創(chuàng)新。中國人與西方人思維方法有著某些重大的區(qū)別,一般說中國人“夸多識,而西方人贊新知”,基于這方面的差異,大多數(shù)中國人是“求多不求新,求同不求異,求穩(wěn)不求變”,而西方人則恰恰相反。一個頗能說明問題的例子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從該校校長伍德羅·威爾遜的一段話得到證實,1907年他到哈佛大學參觀。他在演講時說:“普林斯頓大學不是哈佛,也不希望成為哈佛那樣;反之,也不希望哈佛成為普林斯頓!边@是對大學多樣化重要性最經(jīng)典的詮釋,非常值得我們認真的思考。后來的實踐證明,普林斯頓大學的確完全不同于哈佛,她是一所“小就是美”的袖珍大學,沒有美國最吃香的醫(yī)學院、法學院和商學院,但她的數(shù)學和理論物理卻令世界其他大學刮目相看。然而,在中國卻沒有這樣有特色的大學,在求同不求異思想的指導下,普通大學一味模仿重點大學,地方大學向中央大學看齊,而民辦大學也亦步亦趨地走著公辦大學的路子,結果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千校一面的局面。我國現(xiàn)在有近3000所大學,雖然他們的師資和學術水平有差別,但他們的辦學模式甚至連院系和行政機構的設置都完全一樣。在20世紀90年代初,全國曾興起一股改校名和系升格為院的熱潮,這就是同向思維最典型的表現(xiàn)。

  再次,有一些人怕冒險、視教育改革實驗為危途。解放思想,投入教育改革的實驗中來,這是一塊偉大的實驗場地,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是大有作為的。唯有如此,才能創(chuàng)辦我國各具特色的大學,才能產(chǎn)生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進而創(chuàng)建我國的教育學學派。這是祖國人民的希望,也是時代的呼喚,我國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切莫辜負時代對我們的期盼。ㄗ髡呦滴錆h大學原校長)

零容忍黨員干部追求低級趣味

  趣味屬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選擇,黨員干部遠離低級趣味,關鍵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墻”,還要備好……  

掃碼關注

中工網(wǎng)微信


中工網(wǎng)微博


中工網(wǎng)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