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理論頻道文史縱橫-正文
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增強國家軟實力
田學斌
//8858151.com2015-07-16來源:求是
分享到:更多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提出:怎樣對待本國歷史?怎樣對待本國傳統(tǒng)文化?這是任何國家在實現現代化過程中都必須解決好的問題。幾千年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fā)展中,始終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今天,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征程中,我們應當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對綿延5000多年的中華文明,我們應該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的要求,有鑒別地加以對待、有揚棄地予以繼承,讓壯麗輝煌的中華文化在新時代發(fā)揚光大,增強國家發(fā)展和民族復興的軟實力。

  從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提升民族精神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脈和創(chuàng)造源泉。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民族,在前進的道路上就有一盞照亮道路的燈,就少一些黑暗中的摸索。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文化軟實力首先體現在民族精神上。中華民族是有高尚精神追求的民族。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開拓精神,艱難困苦、玉汝于成的頑強意志,舍生取義、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海納百川、虛懷若谷的博大胸懷,修齊治平、治國安民的政治理想,“載舟”“覆舟”、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革故鼎新、自強不息的執(zhí)著追求,構成了我們民族精神的主旋律。而培育民族精神的肥沃土壤,正是中華文化重視個人修為與教化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可以提高人的修養(yǎng),使人在動蕩的際遇中保持定力,在紛擾的世界里有一個沉穩(wěn)的心態(tài),做到忍耐精進、志存高遠,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文化能陶冶人的情操,使人知道自重自愛,恪守人格尊嚴,追求崇高卓越。文化是一種價值認同,是深入人心的,熏神染骨的,一旦被人們接受,就會體現在社會生活的時時刻刻、方方面面,滲透在我們的家庭、村莊、學校,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儒家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融會貫通。家庭的意義體現和依賴于每一位家庭成員的良好修為。整個宇宙的意義也體現和依賴于家庭、社群成員以及各個角色的良好修為。孔子真知灼見中的持久價值,在于對當今人們處理人際關系及進行個人修為仍然具有積極的借鑒意義。君子人格是中華民族精神的一個重要方面。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考察時說:儒家推崇君子人格,講“君子喻于義”“君子坦蕩蕩”“君子成人之美”“君子義以為質”“故君子莫大于與人為善”等等。這是對君子人格的高度概括。君子自強不息,“仁以為己任”。今天,我們做一個有德的人,就要內心充滿責任和使命,勇挑重擔,在為國家、社會、民族的奉獻中,體驗到生命的尊嚴和意義。

  從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挖掘文明理念

  先進的文化是人類生活的引領者,是人類前進的燈塔。中國傳統(tǒng)文化積淀了許多有價值的理念和精神,值得挖掘和弘揚。

  和而不同的理念。中華文化具有很強的包容性。中國人自古就主張和而不同。春秋時期的晏子曾說,“和”就像八音的和諧,一定要有高低、長短、徐疾各種不同的聲調,才能組成一首完整和諧的樂曲?鬃右舱J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就是說,君子以“和”為準則,聽取各種不同的聲音,獨立思考,加以判斷。“和”不是爭,而是在相互影響中使事物得到發(fā)展!鞍偌覡庿Q”、“百花齊放”就是“和而不同”的具體體現。面對當今紛繁復雜的世界,國與國之間、不同文明之間也應該平等交流、相互借鑒、共同進步,相互尊重,共享發(fā)展成果,齊心協(xié)力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勇于擔當的精神。孟子講“以天下為己任”,“己任”就是責任擔當。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價值取向強調個人對他人、對社群,甚至對自然所負有的責任。我們今天講擔當精神,可以從這種“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使命擔當中獲得不竭的動力。我們今天講勇于擔當,就是要直面問題、知難而進,逢山開路、遇河架橋,面對大是大非敢于亮劍,面對矛盾敢于迎難而上,面對危機敢于挺身而出,面對失誤敢于承擔責任,面對歪風邪氣敢于堅決斗爭,擔起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責任。

  經世致用的胸懷。中國思想文化史告訴我們,做人和做學問這二者應當統(tǒng)一,而前者比后者更加重要。將學問用在匡時濟世上,首先要有高尚的人品,要有氣節(jié)和操守,如果做不到,所謂“經世致用”就失去了靈魂。經世致用也是端正優(yōu)良的學風!墩撜Z》第一句就是:“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里的“習”有兩個含義:一是溫習,一是踐行。儒家倡導“行勝于言”,強調知來源于行,行高于知。我們研究和學習理論,也不能為理論而理論,一定要和應用結合起來,一定要能用來指導實踐,一定要按照科學的理論去行動,像清初思想家顧炎武主張的,把“讀萬卷書”與“行萬里路”相結合,做到慎思篤行、行以致知、學以致用。

  尊師重教的傳統(tǒng)。習近平總書記高度贊美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尊師重教、崇智尚學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正所謂“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貴師而重傅,則法度存”。古人將“天地君親師”并列,“耕讀傳家”,重視教書育人,認為“第一等好事還是讀書”,中國之所以成為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英雄輩出、大師薈萃,都與這種優(yōu)良傳統(tǒng)息息相關?鬃硬还馐且晃恢枷爰遥是一位平民教育家,他的很多思想,既有為滿足封建統(tǒng)治者政治需要服務的糟粕,也有給后人以啟發(fā)的可貴的科學性、人民性的一面。我們今天也要大力提倡尊師重教、崇智尚學,實施科教興國戰(zhàn)略,培養(yǎng)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yè)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yè)化教師隊伍,國家繁榮、民族振興、教育發(fā)展就一定會迎來充滿希望和美好的未來。

  大同社會的理想。大同社會是中國人久遠的理想。對這個理想完整的描述見于《禮記·禮運》篇,這是成于戰(zhàn)國末年或秦漢之際儒家學者的著作。其中關于大同社會有一段具體描述:大同社會以“天下為公”為最高準繩,不同于“天下為家”的社會,在大同社會中,育幼、養(yǎng)老都有很好的安排,能勞動的人從事勞動,失去勞動條件的人,由集體供養(yǎng)。在大同社會中,大家相親相愛,沒有權謀欺詐和盜賊掠奪,和平地生活而沒有戰(zhàn)爭。在大同社會中,共同事務由大家來辦理,在分工上可以選出人們信賴的人擔任必要的工作。這一古老夢想的實現,要靠走社會主義道路。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要在科學發(fā)展的基礎上,讓改革發(fā)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進社會和諧,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社會理想。

  從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汲取治國理政的智慧

  文化是體制之母。在中國歷史上,國是放大的家,家是縮小的國。在治家的經驗中蘊含著寶貴的治國理政的智慧。這也是中國之所以歷經磨難而生生不息的原因之所在。

  “以民為本”的仁政思想。傳統(tǒng)儒家主張治國者應實行“仁政”,反映在治國理念上,首先強調人世是神世的根本。其次是以德為本。反對以刑治國而忽視道德的作用?鬃诱J為:“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钡谌且悦駷楸,也叫民本思想。古人早有“民為邦本”的思想。孟子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傳統(tǒng)的“以民為本”的仁政思想有其歷史的局限性,但是重視民眾的力量、努力滿足民眾需求的理念,仍然值得我們借鑒。今天我們提倡和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我們的奮斗目標,通過發(fā)展社會生產力,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權益,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把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實現好、維護好、發(fā)展好,讓發(fā)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知行合一”的實踐智慧。儒家思想的特點是突出人的實踐智慧。實踐智慧以道德為基礎,重視修身成己。在儒家的立場上,實踐智慧是倫理德性,也是道德知識。道德的關鍵是說到做到、知行合一。今天我們講知行合一雖然不局限于道德倫理的層面,但理論與實踐相統(tǒng)一的基本精神還是不能丟的。毛澤東的哲學名篇《實踐論》的副標題“論認識和實踐的關系——知和行的關系”,就是將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和傳統(tǒng)的知行合一的思想結合的典范。我們協(xié)調推進“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特別需要結合改革發(fā)展的實際加強理論學習,加強對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學習,特別是領導干部要努力做到學習上深一步、認識上高一籌、實踐上先一著,不斷強化問題意識、責任意識、辯證意識和戰(zhàn)略意識,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歷史進程中深化對規(guī)律的認識,提高運用規(guī)律的本領。

  “天人合一”的和諧理念。人與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重要的治國理念?鬃犹岢觥拔诽烀⒅烀,就是要人們從代表自然、社會的法則、規(guī)律這一意義上去理解天。今天我們講發(fā)展,就是要從客觀實際出發(fā),尊重和順應客觀規(guī)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維護和涵養(yǎng)生態(tài),努力做到天和人之間的統(tǒng)一,人和自然之間的和諧相處,建設美麗中國,走向社會主義生態(tài)文明新時代。(作者:國務院研究室副主任)

零容忍黨員干部追求低級趣味

  趣味屬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選擇,黨員干部遠離低級趣味,關鍵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墻”,還要備好……  

中 工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8858151.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本網主頁,建議將電腦顯示屏的分辨率調為1024*768

掃碼關注

中工網微信


中工網微博


中工網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