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理論頻道文史縱橫-正文
全球文化視野中的電視劇
——第三屆全國青年文藝論壇綜述
楊曉華
//8858151.com2014-12-09來源:中國文化報
分享到:更多

  

  11月27日至28日,由中國藝術研究院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研究所與海南大學人文傳播學院共同主辦的第三屆全國青年文藝論壇在?谂e行。為期兩天的會議中,來自全國50多位新銳批評家和青年學者,聚焦“全球文化視野中的電視劇”這一大的主題,進行了廣泛探討,并就電視劇的創(chuàng)作狀況、生態(tài)結構、意識形態(tài)本質、方法論等問題發(fā)表了看法。海南大學黨委副書記陳封椿致辭。

  當下電視劇的生產方式和價值形態(tài)分析

  中國藝術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孫佳山通過引征大量資料說明了中國電視劇生產的困境、機遇和挑戰(zhàn),從2000年以來,中國電視劇以每年千集的速度持續(xù)增長,在2007年實現了電視劇年產量、年播出量和觀眾總量的三個世界第一。2013年,中國電視劇市場規(guī)模達到108億人民幣。但與此同時,電視劇全行業(yè)的營收狀況已經明顯進入平臺期和瓶頸期。在國家政策和當下社會需求的雙重壓力下,電視劇分眾化區(qū)間進一步窄化,制約了電視劇的發(fā)展活力。更為明顯的是,隨著互聯網的興起,新媒體浪潮已經成為左右中國電視劇行業(yè)生態(tài)的強大力量,并初步形成與傳統播出渠道分庭抗禮的新格局。

  中國藝術研究院張慧瑜博士認為,電視劇作為一種影響廣泛的大眾文化,是負載當代社會主流文化價值觀的重要媒介,一部或一類熱播劇往往與一定歷史時期的社會文化心理密切相關。上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鄧小平南巡講話后市場改革的逐步展開,新型都市媒體成為大眾文化全面勃興的公共平臺,這種市場化的媒體,也被給予了代表公共利益的、自由而獨立的公共空間。上世紀80年代以反思話語重新講述革命話語的主旋律影視作品,在上世紀90年代實現與市場的和解。以《激情燃燒的歲月》為代表的新革命歷史劇,把50至70年代的社會價值觀轉化為市場經濟時代的“正能量”。

  首都師范大學蓋琪博士充分研究了近年來中國影視藝術在繁榮發(fā)展的同時,普遍呈現的“價值失范”癥候,比如,對傳統倫理價值不加反思的價值復古主義和以玩世不恭、及時行樂、媚俗與自媚等為文化標志的現代犬儒主義。蓋琪認為這種前現代、現代和后現代的負面價值被錯誤征引和傳播一方面是劇烈轉型的中國社會的典型表征,蘊含著思想角力和觀念交鋒,另一方面,任其蔓延則會嚴重侵蝕當代社會共識的建構,不利于主流文化的吐故納新。

  類型化電視劇的針對性研究

  作為電視生產和消費的大國,中國電視劇為分類研究提供了充足的樣本庫,從不同類型的電視劇中,透視其演變蹤跡和文化理路,有助于深刻把握歷史文化的脈動,提升對這一公共文化現象的深層認知。

  中國傳媒大學李玥陽博士思考了長征題材電視劇表述方式前后相繼的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20世紀50年代中期開始,長征以政治宣言書的方式開始進入中國歷史敘述,到70年代末期長征逐步被納入人道主義敘事,但是這一段的敘述主要是敵我分明的政治敘事。第二個階段是90年代末期,隨著全球化的興起和宏大的二元對立的政治理念被解構,政黨政治在全新的語境中發(fā)生重要調整,長征題材電視劇告別了冷戰(zhàn)表述,借用美國哈里森·索爾茲伯里的敘述方式嘗試“接近歷史”。第三個階段是在新世紀初,以崔永元《我的長征》為代表,實現了個人視角基礎上的長征敘述的文化遺產化。

  華南師范大學滕威博士追溯了新世紀以來婆媳劇的興盛史,并分析了其文化肌理,即中國式家庭倫理的歷史根源,家庭倫理劇的文化積累,國家行政力量的制約以及網絡空間的吐槽沖動。滕威認為婆媳劇以理想的婆媳關系建立了新的性別規(guī)訓機制,通過家長里短的生活場景,將日常生活瑣碎化和非政治化,從而遮蔽了大歷史的真實書寫,顯示了意識形態(tài)的操控功能。

  中國藝術研究院李松睿博士認為《大宅門》的持續(xù)熱播,除了其藝術上的制作精良,還在某些方面滿足了人們的審美需要和情感訴求。《大宅門》盡管面對的是民族資本家復雜生存的年代,卻放棄了構建傳統與現代之間的對立與沖突,專注于好人與壞人之間的矛盾敘事,并在這一邏輯的基礎上建立了民族資本興旺發(fā)達的社會依據,這事實上暗合了市場化進程中,新的富裕階層試圖樹立自己正面形象的文化動機和情感需要。

  海南大學石曉巖博士以起源于美國的醫(yī)療劇的概念,探討了這一電視文化現象的基本樣貌。石曉巖認為,從展現的場景上來說,醫(yī)療劇對生活真實和專業(yè)規(guī)范的要求超過其他類型的電視劇,因此是“電視劇皇冠上的明珠”;從情節(jié)上來說,醫(yī)療劇努力塑造醫(yī)生群像,力求反映時代精神和社會風貌,并多角度展現醫(yī)院與社會的聯系溝通,豐富了優(yōu)秀電視劇的內容和類型;從主題上講,醫(yī)療劇直面當代的醫(yī)患關系,反映中國社會轉型期的焦點問題,具有現實關懷,但是也需要借鑒歐美醫(yī)療劇中在倫理問題上的思考和探索,以加強人文關懷。

  全球文化格局中的分析和反思

  在全球化的時代,如何基于電視劇的流通現狀,正確地分析和評判不同國家的文化策略和意識形態(tài)追求,顯得十分重要。

  20世紀90年代初,“韓流”進入中國,引發(fā)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暨南大學博士汪榮認為“韓流”自身不斷在進行代際更迭和自我創(chuàng)新,從而保持了生命力和影響力。韓劇《來自星星的你》就是新一輪“韓流”來襲的表征。在全球化的文化背景上,《來自星星的你》把握流行文化的脈搏,把西方廣受追捧的吸血鬼題材引進了東亞,但是這種移植是經過改寫的,融入了東方文化的底蘊,完整展示了韓國的都市文化。韓國的這一成功的文化運作,可以為中國影視劇創(chuàng)作提供啟示。

  近些年來,中國電視劇也不斷邁出走向海外的步伐,并出現了一些熱點和焦點,《后宮甄嬛傳》即是其中一例。首都師范大學胡譜忠博士以《后宮甄嬛傳》為樣本,分析了西方文明視點在東方文藝中的體現。他認為,《后宮甄嬛傳》膠著東方國家極權和自由個性斗爭的文化隱喻。他以此警示,票房至上的經濟學鋪墊、文化批評的缺失,可能導致《后宮甄嬛傳》這樣作品的蔓延,可能縱容一些文藝作品以現代化的名義,趨附超國家的文化霸權,豁免對其價值觀的指摘。

  在論壇的自由發(fā)言和總結中,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何吉賢提出的中國電視劇革命敘事存在的連續(xù)性和斷裂性、革命和妥協的矛盾,祝東力提出的電視劇替代文學成為80年代以來的代表性公共文本的問題,華東師范大學教授羅崗提出的重啟人民性討論,以解決大眾文化批判和自由主義話語策略局限的問題,戴錦華指出的“面目不清的大眾”以及包容性政治的可能性等,引起了與會者的熱烈辯論。

零容忍黨員干部追求低級趣味

  趣味屬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選擇,黨員干部遠離低級趣味,關鍵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墻”,還要備好……  

中 工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8858151.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本網主頁,建議將電腦顯示屏的分辨率調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