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理論頻道社會關注-正文
多元社會,激活多樣人生
——2015,我們的時代我們的生活①
本報評論部
//8858151.com2015-12-24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更多

  

  編者按

  文明的進程,總是涓滴而成。個人生活的悄然改觀、群體心態(tài)的微妙轉變、社會觀念的蛻變更迭,共同匯聚成當下中國最為豐富的文明圖景。“十三五”規(guī)劃建議提到,未來五年,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要顯著提高。大時代與小個體之間,有著同頻共振的命運關聯(lián)。置身于大時代的洪流中,每個人也將迎來屬于自己的時代。

  行將遠去的一年,有哪些變化值得銘刻、哪些心態(tài)期待理順,又有哪些狀態(tài)需要調整、哪些生態(tài)亟須凈化?從今天起,本版將推出系列部評,聚焦社會、文化、生活領域,梳理個體狀態(tài)與群體心態(tài),掃描時代變革與社會進程,在透視熱點中回顧2015,展望“現(xiàn)代中國”的前行之路。

 

  改革需要以人民生活提升為尺度、以個人夢想實現(xiàn)為參照,才能找準價值指向,獲得恒久動力

  即將過去的2015年,中國大地的無數個角落,和無數人的生活世界,悄然發(fā)生了改變。從春天那封“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最具情懷”辭職信,到冬天的烏鎮(zhèn)、一個被科技改變的“互聯(lián)網小鎮(zhèn)”;從引來世界目光的中國“創(chuàng)客”,到重塑人們日常生活的“互聯(lián)網+”,人們正在見證一個日益多元的社會,并用行動選擇自己的別樣人生。這背后,正是中國改革帶來的活力與變化。

  30多年前,當中國社會剛剛變革的時候,工程技術員柳傳志從報紙上敏銳感覺到,時代發(fā)生了改換,自己的命運也將迎來變遷。后來的一切,證明了柳傳志們的判斷。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置身于改革的洪流中,人們擁有了不一樣的人生!笆濉币(guī)劃建議中,“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fā)展中有更多獲得感”的宣示,為普通人標注出這樣的未來:有更多獲得感、更多人生選擇的生活,將是中國改革的目標之一,也是我們即將進入的發(fā)展新階段最激動人心的愿景。

  中國社會發(fā)展到今天,群眾的獲得感早已不只是吃得更好、穿得更體面,更在于為人生留下夢想的位置。沒有夢想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人生。2015年,不少人選擇了辭職。與以往“現(xiàn)實利益型”的辭職不一樣的是,不少人是“理想驅動型”的辭職。在社交媒體上廣為傳播的一封辭職信中,湖北某法院的一位常務副院長表示,“生命就要向著夢的方向”,于是辭職北上,當了“夢寐以求”的律師。對個體而言,有選擇的人生,難道不是更值得過的人生嗎?

  “操其要于上,而分其詳于下”。大時代與小個體之間,有著同頻共振的命運關聯(lián),而個人的機遇,常蘊藏于國家的制度變革中。2015年,在北京、上海等地,很多商業(yè)寫字樓供不應求,原因在于,許多“互聯(lián)網+”企業(yè)和創(chuàng)意產業(yè),看到了國家“創(chuàng)新驅動”背后的巨大商機。正是頂層設計釋放出的民間活力,被民眾稱為“可以可以也可以”的寬容的改革精神,引領著中國改革不斷向前。今天的簡政放權,再次以“允許允許再允許”的姿態(tài),堅決清除攔在普通人前面的權力路障。過去的這一年,“公章旅行”大為縮短,“奇葩證明”漸漸淡出,或許多年之后,它們會被當做中國改革的一段掌故講給后人。

  回顧中國發(fā)展歷程會發(fā)現(xiàn),群眾的獲得感和改革休戚與共。正是人民群眾對多彩人生的向往和追求,最終匯成了國家發(fā)展的洪流。也正是這股勢不可擋的洪流,沖決著一切利益藩籬和體制積弊,推動著改革不斷走向縱深。如果說,過去的2015,人們對優(yōu)質出行的渴望、對更好環(huán)境的期待、對孩子受到更好教育的盼望,推動了從出租車改革到“最嚴環(huán)保法”再到教育改革的前行之路,那么接下來,還有不少改革的難點和痛點在等待紓解。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可不可以少一些審批核準、多一些關心和幫助?企業(yè)辦理手續(xù),能不能少幾道關卡、多一些便利?改革以人民生活提升為尺度、以個人夢想實現(xiàn)為參照,才能找準價值指向,獲得恒久動力。

  “永遠不會關上”的開放大門,讓中國前所未有地“嵌入”了世界,也讓無數國人擁有了“世界公民”的姿態(tài)。2015年,從共商共建共享“一帶一路”的宏大構想,到推動中國和中東歐國家“16+1合作”,中國參與世界治理的具體舉措,正具象地化為上海、天津等港口穿梭如織的海運船舶,化為北京中關村、浙江杭州等產業(yè)園中年輕人的匆忙腳步……而來往于中國和非洲之間的工程建設者、參加海外維和的共和國軍人,遠赴歐美的留學生、進行海外貿易的商人,也將“開放中國”演繹為自己精彩紛呈的日常生活,并以“文明擔綱者”的身份,在海外詮釋著中國的國家形象。

  中國傳統(tǒng)史學家用“風”和“勢”來觀察時代變遷,稱為“察勢觀風”。借用這個概念不難看到,中國30多年來的改革之勢與變革之風,既自上而來,也自地面而起,交相激蕩,始有變革。在“頂層設計”的謀劃之下,無數人的日常生活發(fā)生了改變;在獲得感的激蕩下,億萬人民也必將成就中國發(fā)展的風與勢。

零容忍黨員干部追求低級趣味

  趣味屬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選擇,黨員干部遠離低級趣味,關鍵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墻”,還要備好……  

掃碼關注

中工網微信


中工網微博


中工網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