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理論頻道時政擷英-正文
建設一帶一路上的文化強國
——讀18屆5中全會公報的五點思考
李希光
//8858151.com2015-11-09來源:人民論壇網
分享到:更多

  

建設一帶一路上的文化強國[1]

  摘要:作者就一帶一路上的文化強國建設思考了五個問題:1.“東西雙向開放”與“一帶一路經濟帶”;2.“制度性話語權”與“建設文化強國”;3.一帶一路文明圈與“文化強國”;4.文化共同體與價值共同體;5.復雜化、精細化的一帶一路文化強國戰(zhàn)略。

  作為長期研究絲綢之路的跨文化交流的學者,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三個五年規(guī)劃的建議》有三點引起我的思考:一是“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公共產品供給,提高我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制度性話語權,構建廣泛的利益共同體;”二是“完善對外開放戰(zhàn)略布局,推進雙向開放,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推進同有關國家和地區(qū)多領域互利共贏的務實合作,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打造陸海內外聯(lián)動、東西雙向開放的全面開放新格局;”三是 “加快文化改革發(fā)展,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2] 其中的“制度性話語權”和“東西雙向開放”和“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應該成為我們思考“一帶一路”文化建設的關鍵詞。

  一.“東西雙向開放”與“一帶一路經濟帶”

  從“東西雙向開放”看,習近平同志倡議的一帶一路包括“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敖z綢之路經濟帶”戰(zhàn)略是向西,經過中亞、西亞、東歐,一直延續(xù)到西歐。“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從中國東部沿海經南海連接東盟后進入印度洋,然后再往西連接中東、非洲和歐洲。

  “東西雙向開放”等于重新定位中國的地緣政治關系。按照一帶一路的構想,中國即是一個中亞國家,也是一個印度洋國家。作為一個印度洋國家,從新疆到印度洋的距離比從新疆到北京的距離還要近?紤]到中國-東盟泛亞鐵路、孟中印緬走廊、中巴走廊和青藏鐵路,印度洋將成為界定中國的新的地理視角。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落實,一帶一路變中國為印度洋國家:在阿拉伯海和海灣地區(qū)建立港口,作為中國在印度洋的落腳點,如在巴基斯坦建瓜達爾港、在孟加拉建吉大港、在緬甸建皎漂港、斯里蘭卡漢班托特港。特別是隨著中巴經濟走廊的建成,中國將進入“兩洋”時代,即太平洋和印度洋時代。

  “東西雙向開放”,通過一帶一路發(fā)展戰(zhàn)略,中國還將變成一個中亞國家。一帶一路以西域為中心重新界定中國與世界。我們不再是站在太平洋岸邊看世界,不再以深圳和上海為視角看世界。而是以西域為出發(fā)點,站在天山或帕米爾的雪山上看世界,構思一帶一路文明圈:那是一個突厥、阿拉伯、波斯、俄羅斯和漢文化并存、交流、重疊、融合的文明帶。站在塔什庫爾干往東看中國,用汪暉的話,那是“一個幅員遼闊、層次復雜、無分內外卻又文化多樣的中華帝國”,“是一個完全不同于理學的夷夏之辨、不同于郡縣制國家的內外差異、當然也不同于內部同質化的歐洲民族 - 國家的政治視野。”[3]隨著一帶一路,特別是中巴經濟走廊的開通,中國與中亞和西亞的邊疆地帶將成為華夏新中原、華夏新腹地。

  “東西雙向開放”將加速形成一帶一路經濟帶!耙粠б宦贰毖鼐64個經濟體的貿易額在中國貿易總額中的占比從2001年的16.2%增加到2014年的26%.自2001年以來,與這些國家的貿易額已經增長了22.2%,這比中國貿易總額的增長率高出4.4個百分點。中國希望通過一帶一路,帶動全球經濟進入一個新經濟時代、新經濟體、新經濟帶:從“跨太平洋時代”、“跨大西洋時代”到“亞歐時代”;從“跨太平洋經濟體”和“跨大西洋經濟體”到“亞歐經濟體”;超越歐盟、TPP、歐亞聯(lián)盟、伊斯蘭國家組織現(xiàn)有的四個經濟帶,形成“一帶一路經濟帶”。 近現(xiàn)代以來,以大西洋海上貿易路線和太平洋貿易為紐帶形成的“跨大西洋經濟體”和“跨太平洋經濟體”,承載著全球最大的經濟活動總量。今天,以中國為中心的東亞區(qū)域已成為世界經濟的新中心,一帶一路將聯(lián)通東亞、中亞、西亞與歐洲成為全球經濟新增長動力,全球經濟合作將進入“亞歐時代”。一帶一路將歐洲經濟圈、亞太經濟圈這當今世界最具活力的兩大經濟圈鏈接起來,成為未來世界最具發(fā)展?jié)摿Φ氖澜缃洕呃,極大地改變世界經濟地理布局,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此外,中國經濟發(fā)展越來越依賴國際油氣資源﹐石油對外依存度逼近60%﹐以后繼續(xù)向70%﹑80%進軍。[4]中國十大石油進口國八個國家分布在一帶一路國家:沙特阿拉伯、安哥拉(南部非洲)、伊朗、俄羅斯、阿曼、伊拉克、蘇丹、委內瑞拉(南美)、哈薩克斯坦、科威特。從海上絲綢之路的運輸通道看,無論中東和中亞出現(xiàn)什么樣的亂局,中國都不會遠離這個地區(qū)。海灣國家的穩(wěn)定,特別是扼守亞丁灣的也門和索馬里的和平對中國的能源供應和貿易往來至關重要。

  “東西雙向開放”通過一帶一路建設,也是應對美國“TPP”最好的戰(zhàn)略選擇。一帶一路作為對于來自太平洋壓力的最優(yōu)對策,是中國的戰(zhàn)略覺醒,是基于自己的國家利益制定的國際戰(zhàn)略。通過亞歐大陸和印度洋聯(lián)盟,形成一個中國生存的更大的空間,平衡“跨大西洋聯(lián)盟”和“跨太平洋聯(lián)盟”對中國的遏制。在大棋盤上,中國走了一步好棋。

  二.“制度性話語權”與“建設文化強國”

  從提高“制度性話語權”看,中國要建成一帶一路經濟帶,需要建成一個擁有自己的文化圈、文明圈和文化勢力范圍的“文化強國”。

  中國經濟增長連續(xù)37年高速而不間斷,人均GDP增長30倍。2014年的GDP增長速度盡管只有7.4%,是20年來最低的,但是,其增長量等于半個印度或半個俄羅斯一年的GDP.[5]中國作為第二大經濟體和未來的第一大經濟體,如果中國不參與新規(guī)則制定,就沒有更多優(yōu)勢。中國在世界銀行、亞洲發(fā)展銀行都沒有發(fā)言權,美國有一票否決權。亞投行的出現(xiàn),是中國開始撼動世界現(xiàn)有地緣政治經濟的里程碑。而“一帶一路”倡導的合作原則是“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綢之路精神,倡導文明寬容,尊重各國發(fā)展道路和模式的選擇,加強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

  中國要提高“制度性話語權”,首先要破解美國對中國的政治、思想和文化圍堵。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特別是與周邊國家喪失了緊密的命運共同體(如一直延續(xù)到近代的朝貢體系。筆者最近在喀喇昆侖山罕薩王宮里看到的民國20年喀什道尹為坎巨提供差頒布的公告),在一帶一路國家,特別是周邊國家沒有自己的政治和文化勢力范圍。一方面,中國在一帶一路國家,特別是周邊國家沒有自己的軍事盟國,在海外沒有軍事基地(唐朝在西域設有安西四郡),保護一帶一路的安全暢通。美國依賴軍隊和在全球設立的900多個軍事基地來保護美元的國際地位。軍費僅有美國六分之一的中國怎樣在占全球陸地面積三分之二的一帶一路沿線地區(qū)捍衛(wèi)自己公路、鐵路、電站和其他基礎設施中數(shù)以千億美元計的投資呢?另一方面,在文化上、思想上和意識形態(tài)上,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特別是周邊國家失去了幾千年來與日本、朝鮮、越南、泰國、緬甸那種“中國——邊地”的二級文化結構,而美國在思想上和意識形態(tài)上卻與中國的大多數(shù)周邊國家形成了“美國—邊緣”的二級文化結構。今天的美國對聯(lián)合國和世界貿易組織等的興趣越來越小,早已經把重點轉向聯(lián)盟建設,包括軍事同盟(如美日同盟)、經濟同盟(如TPP)和政治同盟(“民主國家”同盟)。美國為鞏固其全球領導地位,通過顏色革命等手段,加快蠶食蘇聯(lián)解體后的歐亞大陸碎片化區(qū)域,許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是美國的盟友或有美軍基地,在政治外交、軍事經濟戰(zhàn)略上對中國推進“一帶一路”形成巨大障礙。美國領導的政治同盟是建立在二元對立的世界觀上的。這種世界觀把世界簡單地分為民主國家和非民主國家,而這兩者之間是不平等的。一個國家如果是西方是民主國家,那就是“我類”;如果不是,那就是“異類”。

  三.一帶一路文明圈與“文化強國”

  中國最終在一帶一路上的崛起,必須是以一個文化強國的姿態(tài)崛起。歷史上,每一個帝國崛起都有與它崛起相關的全球化地帶和文化影響圈——治理的最遠邊疆、交通運輸所能到達的最邊區(qū)、宗教文化所影響的最遠邊地、貿易所達的最遠國家。亞歷山大帝國的崛起:軍事、文化藝術、佛教;貴霜帝國的崛起:軍事、佛教文化藝術;波斯王朝的崛起:軍事、驛道、貿易、拜火教;唐王朝的崛起:軍事、貿易、絲綢、儒教、佛教;阿拉伯王朝的崛起:軍事、貿易、伊斯蘭教;成吉思汗的崛起:軍事、驛道、貿易、佛教、道教、伊斯蘭教。中國歷史上有過兩次偉大的崛起:漢朝和唐朝。在漢朝,張騫通西域,到大夏尋求恢復與月氏的軍事聯(lián)盟,波斯高僧安世高來中國傳播佛教。隨后,東晉派出中國第一位高僧法顯去西天極樂世界——白沙瓦和塔克西來學經;北魏又派出使臣谷魏龍經過罕薩,出使撒馬爾罕。到了唐朝,更多的唐朝高僧經過瓦罕走廊、喀喇昆侖,沿著印度河來到斯瓦特、白沙瓦和塔克斯拉,求取佛教真經。

  在“東西雙向開放”的思路下,實施“文化強國”戰(zhàn)略,標志著中國與周邊國家和更遠的國家建立一種新型的關系。從辛亥革命以來被動性地融入世界秩序,轉入今天主動布局,將自身發(fā)展與塑造一個新的世界秩序結合到一起!皷|西雙向開放”下的“文化強國”建設的目標,不僅是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形成一個地緣政治合作體、地緣經濟合作體,更大的目標是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形成命運共同體、安全共同體、利益共同體、文化共同體和價值共同體。

  一帶一路的樞紐地帶是中巴經濟走廊。圍繞中巴經濟走廊畫一個圓圈,那里是西方崛起之前的古代世界,那里是古代中華影響世界的地方,也是世界影響中華的地方。如果把伊犁或克拉瑪依算作中巴經濟走廊的北部起點,圍繞從克拉瑪依、伊犁、經喀什,到瓜達爾港的中巴經濟走廊所貫穿的地球最高的五大山脈(天山、帕米爾、興都庫什、喀喇昆侖和喜馬拉雅)和這個地區(qū)發(fā)源的大河(阿姆河、印度河)畫一個圓圈。在這個圓圈里,我們發(fā)現(xiàn)這是多個國家民族血脈相通的文化圈:這是多個國家與中國語言相通的文化圈、多個國家與中國共享信仰的文化圈、多個國家與中國有共同文化遺產的文化圈、多個國家與中國山水相連的文化圈、多個國家與中國有山口、走廊、道路、口岸相通的文化圈、多個國家在經濟上與中國高度互補的文化圈。直到近代,這里的很多國家在歷史上與中國有朝貢關系的文化圈。今天,這里的很多地方還是一個未開發(fā)、原生態(tài)、世外桃源型文化圈,如巴基斯坦北部山區(qū)。

  自古以來,從古代高僧、商隊,到西方探險家,往來絲綢之路多走喀喇昆侖山和興都庫什山之間的瓦罕走廊。但是,除了法顯、宋云、玄奘和斯坦因等中外旅行家留下的文字外,很難找到更多的書籍。今年暑期帶學生去阿姆河和帕米爾上課前,在家里的舊書箱里,翻出一本蘇聯(lián)時代的小說《朱拉》,這本小說寫的是上世紀20年代帕米爾高原古商道上的故事。讀到小說156頁,看到吉爾吉斯老族長取出他用紅寶石從喀什商人手中換來的《禹貢》尋求占卜,我困惑了。為什么中國商人要帶《禹貢》去荒寂的蔥嶺西部做生意?翻開《禹貢》,發(fā)現(xiàn)這部2000多年前的經典講的是最古老的地緣政治、周邊外交和軟實力外交:天子所在都城外500里稱甸服,靠征稅治理;甸服外五百里稱侯服,即內臣,靠分封諸侯實行政治控制;侯服外五百為邊疆地區(qū),稱綏服,即外臣,為少數(shù)民族邊疆地區(qū),靠教化和軍事控制;綏服外500里稱要服,即朝貢國家,為周邊國家,靠政治、軍事和文化同盟治理; 綏服外500里,為荒服,為蠻荒之地,古稱戎狄蠻夷,讓其放任自流的地方。包括中國、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坦、伊朗、哈薩克斯坦、伊朗、土庫曼斯坦在內的古絲綢之路文明圈應該屬于《禹貢》里描繪的綏服和要服地區(qū),中國跟這個地區(qū)的關系維持需要文化影響和政治軍事結盟。我?guī)W生去阿姆河、天山西段、瓦罕走廊、帕米爾高原和喀喇昆侖山上課,發(fā)現(xiàn)帕米爾高原絕不是荒服之地。帕米爾高原不僅是天山、興都庫什山、昆侖山和喜馬拉雅山的匯聚之處,更是絲綢之路上的中亞、西亞、南亞文化交通要道和十字路口。例如,古絲綢之路上的“河中地區(qū)”的母親河阿姆河發(fā)源于帕米爾高原。兩千多年來,該地區(qū)孕育了多個中亞王朝和汗國,如阿契美尼德、大夏、薩珊、薩曼、花剌子模、察合臺、帖木兒、布哈拉和浩罕等。

  建設一帶一路文明圈,等于重塑中國地緣政治與地緣文明圈。絲綢之路不僅是商業(yè)通道,而且是人類社會交往的平臺,多民族、多種族、多宗教、多文化在此交匯融合, 絲綢之路不僅是一條“經濟帶”,也是一條“文化帶”。新絲綢之路大國博弈的贏家,不僅是一帶一路的經濟領導者,也必須是一帶一路的文化領導者。

  四.文化共同體與價值共同體

  一帶一路文明圈是多樣、共存、包容、共贏,跟哥倫布發(fā)現(xiàn)新大陸的那種文化清洗和種族屠殺文化完全不一樣。2500多年來,貫通亞歐大陸的絲綢之路文化是基于沙漠、綠洲、草原、游牧、高原為生活基礎的特色文化,絲綢之路上的那些古老民族、文化、宗教,今天還健在。至今伊朗還有2萬多拜火教信徒,伊朗議會里還保持著拜火教信徒的席位。絲綢之路文化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熱愛生活。比如北方草原圖瓦人和蒙古人的呼麥、突厥人的沙漠綠洲歌舞。

  絲綢之路文化自古以來是多國共同維護、扶植的文化。例如,從伊斯坦布爾、大馬士革、伊斯法罕、希瓦、布哈拉、撒馬爾罕、安集延、奧什、喀什、和田,敦煌,到西安,一條長達幾千公里的商道文化和商旅客棧文化。絲綢之路歐亞陸路衰敗不完全是海上絲綢之路開通導致的。19世紀后半葉開始,由于英國與沙俄在中亞、西亞、南亞大國博弈,大國為了自身的利益,重新劃分邊界,在傳統(tǒng)的絲綢之路的通道上,設置了人為的障礙。例如,英俄對瓦罕走廊邊界的劃分,把2000多年來的中國、印度、阿富汗、中亞和西亞的最大通道阻隔了。

  按照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帶一路建設的政策溝通、道路聯(lián)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的五通目標,[6]通過一帶一路文明圈的投入與建設,爭取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國家建成命運共同體、安全共同體、利益共同體、文化共同體和價值共同體。有人疑問中國文化的主要元素儒教和佛教都是無神論,如何與信奉一神教的國家建成文化和價值共同體?中華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的文化,這是因為其核心是中正平和,崇尚自然,追求和諧,不走極端,不搞民族斗爭和宗教戰(zhàn)爭,這是一個唯一能夠團結絲綢之路不同文明、民族和宗教信仰的文化。

  通過一帶一路文明圈建設文化強國,不是宣傳中國中心論。一帶一路很多國家都很為自己民族的文化、宗教、建筑、藝術、歷史、領袖和社會制度驕傲。但是,中國要清晰、獨到地表述中國的核心價值觀是什么,要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看到的中國價值和中國夢,不是狹隘地局限在中國。中國在一帶一路倡導的中國價值和中國夢應該是每個人都想實現(xiàn)和都能實現(xiàn)的。中國需要設計一個能給人留下記憶的核心價值,便于在一帶一路國家中傳播。孔夫子的價值觀是“仁義禮智信”,毛澤東的價值觀是“為人民服務”,一帶一路上的中國價值觀一定要簡單易記。

  中國絲路文化價值用漢字“和”“仁”二字概括,更容易被一帶一路國家理解和記住。 “和”可以概括個人世界觀、家庭觀、社會觀、國家觀和天下觀最美好的一面,如和美、和睦、和諧、溫和、祥和、和氣等。“仁”是人與人之間、鄰里間、民族間、宗教間、國家最為高尚的價值觀,如仁義、仁愛、仁政、一視同仁、寬仁大度、大仁大義等!昂汀焙汀叭省辈粌H很好地表達了習近平同志有關新型國際關系的合作共贏的義利觀,更可以創(chuàng)新性地翻譯成簡單易懂、朗朗上口的英文句子,便于對外傳播!昂汀备鶕(jù)其文字結構和字面意義,可以翻譯成“Eat and let eat.”(自己吃,也讓別人吃):“仁”根據(jù)其文字結構和字面意義,可以翻譯成“Live and let live”(自己活,也讓別人活)!昂汀焙汀叭省鄙羁瘫磉_了從周恩來提倡的和平共處原則和習近平提出的“命運共同體”。各國之間必須堅持合作共存、相互關愛、合作共贏、共同發(fā)展、共享發(fā)展成果,讓一帶一路成為沿途發(fā)展中國家共同富裕、共同繁榮的康莊大道!昂汀薄叭省边意味著,大國要尊重各國自主選擇的社會制度和發(fā)展道路,反對大國為一己之私到別的國家和別的地區(qū)以各種借口制造對抗、制造沖突、制造流血、制造戰(zhàn)爭。

  五.復雜化、精細化的一帶一路文化戰(zhàn)略

  中國外交政策的目標是建立新型國際關系和新型大國關系。這也應該是一帶一路文明圈的目標、立場、議程和框架。我們今天看到的中東和中亞的局面是,美國-伊朗對抗、美國-敘利亞對抗、沙特-伊朗對抗、胡塞武裝在也門的崛起、遜尼派-什葉派對抗、阿拉伯之春后的中東碎片化。面對這種復雜的局面,一帶一路文明圈的建設應該是一種復雜化、差異化、精細化和國別化的文化大戰(zhàn)略。

  絲綢之路文化有其千年不變的共同文化,如商旅客棧文化、巴扎文化,但更要看到絲綢之路文化是多樣化的文化。一帶一路上的文化傳播應該細致入微,一國一策,一對一交流、面對面交流、項目對項目交流,不可籠統(tǒng)地把一帶一路上的文化籠統(tǒng)地分為中亞文化、西亞文化、南亞文化、中東文化等等。當今世界的戰(zhàn)爭與沖突,不僅有大國直接入侵引發(fā)的戰(zhàn)爭,如蘇聯(lián)、美國入侵阿富汗,或者大國的代理人戰(zhàn)爭,如也門內戰(zhàn),更要看到中亞文化、西亞文化、南亞文化、中東文化內的那些國家本身在文化宗教上就不是一家人,如西亞伊朗與土耳其的爭斗、中亞烏茲別克斯坦與吉爾吉斯坦的爭斗、南亞印巴的爭斗、中東沙特與伊朗的霸權爭奪。

  一帶一路很多國家處在全球最為嚴重的爭端地帶:戰(zhàn)略樞紐地帶、民族沖突地帶、宗教重疊地帶、能源密集地帶。一帶一路中東和中亞段的國家可細分為經濟資源型國家、地緣政治型國家和多民族多宗教型國家。我們在一帶一路文化建設上,既要看到大國對經濟資源富饒的伊斯蘭國家的垂涎,如沙特、伊朗、伊拉克、敘利亞、蘇丹、也門、阿富汗、巴基斯坦,也要看到在大國博弈中,其中的,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拉克、也門的地緣政治資源的價值遠遠高于其經濟資源的價值。一帶一路經過的中東和中亞國家也不是單一民族或單一教派的伊斯蘭國家,他們都是多民族、多教派的國家,如伊朗、伊拉克、土耳其、敘利亞、黎巴嫩、也門、沙特、巴基斯坦和阿富汗。

  從古絲綢之路地理分布看,沿線各個國家雖有自身的文明傳統(tǒng),但是,以中巴經濟走廊文明圈為核心的一帶一路文明圈是一個沒有太多異質文明的組合體,如帕米爾走廊、天山走廊、興都庫什走廊、喀喇昆侖走廊等。包括中國、印度、巴基斯坦、伊朗、阿拉伯等在內的廣大絲綢之路國家都是非西方文明國家,這些國家更強調文化的親緣性和共同的歷史命運。從古到今,這里是大國博弈和謀取控制世界的地方。近代,這里的國家和人民被迫對強勢的西方文明做出回應,并在這過程中艱難地塑造新的國家認同、政治認同和文化認同。

  由于一帶一路在地理上夾在多種文明體系中,一帶一路文明圈是一個獨特的跨多種文化的文明體系。一帶一路文明圈需要一個更具有包容性和普遍性的意識形態(tài)支撐,即政治和文化上的多極化,尊重歷史和傳統(tǒng)。一帶一路文明圈不從單一的意識形態(tài)和宗教出發(fā),不鼓勵引發(fā)沖突和暴力的二元對立的意識形態(tài)。一帶一路文明只有回歸、復興古絲綢之路多樣化的文化,才會平等相待、相互尊重、和平共處,才不會發(fā)生文明的沖突,才能保證一帶一路的安全暢通。如汪暉指出的,“在今天的世界上,很多的沖突和矛盾就來源于壓抑認同的內在多樣性,或者以某種認同的單一性撕裂由多樣性構成的社會,從而破壞了社會的共同性基礎。”比如用“民主國家”和“非民主國家”,把世界簡單粗暴地撕裂成二元對立的單一認同社會,否定了歷史的、地緣的和文化的共同性。中國需要通過一帶一路文化圈的建設,形成一個與一帶一路基礎設施規(guī)劃和貿易大道規(guī)劃相適應的“一帶一路文化共同體。在這個文明圈內,最大限度地激發(fā)不同文化、不同國家、不同民族和部落的認同感、凝聚力、自尊心和創(chuàng)造力,整合絲綢之路文明圈內的無限資源,讓一帶一路的建設成果惠及絲綢之路文明圈的全體人民。

  未來由中國這樣一個以多元性、異質性、復雜性為特征的文化強國主導的一帶一路文明圈應該是文化交融共生,不是西方文明上的同質性和排他性,不是二元對立和文明的沖突,而是如費孝通所言“各美其美,美美與共”上的共生、共存,即保持文化差異,又能在一個文化多樣性的文明圈里和諧相處。

  在一帶一路文明圈建設中,要自覺防止我們在文化強國建設中搞一種新殖民主義文化,引發(fā)新的文明沖突。一帶一路核心區(qū)是伊斯蘭文明帶,美國、英國和法國在這個地區(qū)用西方二元對立的排他性文化長期經營,但從塔利班、基地組織、阿拉伯之春到伊斯蘭國,今天的伊斯蘭世界與西方國家的文化對立,及其表現(xiàn)為“恐戰(zhàn)”與“反恐”的伊斯蘭與西方國家的軍事戰(zhàn)爭。中國要慎用西方的黑白分明、敵我分明的一神教思想意識形態(tài),避免重蹈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與伊斯蘭世界的文明沖突覆轍。中國要用一種平等和包容的態(tài)度,跟一帶一路國家進行近似或共性文化圈的探索,挖掘和講述中國與文化圈內國家在文化、宗教上的密切交往和相互學習的故事,讓中華文化與沿線國家近似的、共生的或共性的文化,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大融通,共同營造一帶一路文明圈。例如,文化上尋找合作可行的契合點,提出和實施文化上的共同和共通項目。比如配合一帶一路上的經濟走廊,設立內容豐富多樣的絲路文化走廊,其中包括絲綢文化走廊、陶瓷文化走廊、巴扎文化走廊、商旅客棧文化走廊、伊斯蘭建筑文化走廊、地毯文化走廊、天山文化走廊、帕米爾文化走廊、喀喇昆侖文化走廊、歷史名城文化走廊、草原文化走廊、中國高僧西天經行處文化走廊等。

  無論是搞文化強國項目,還是做一帶一路的文化項目,政策制定者一定要接地氣,不能只依教科書和媒體所給的角度來看世界,而要學習站在當?shù)厝说牧鰜砹私馑麄兯吹降氖澜纭V袊襟w在宣傳報道一帶一路時,需要一個謙卑的態(tài)度。一帶一路上的很多國家,歷史上多次被其他民族征服和同化,近代被西方國家殖民或半殖民。這些國家對外來民族在經濟上文化上的突然涌入,是很敏感的,如蒙古、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阿富汗、土庫曼斯坦、吉爾吉斯坦等。在一帶一路文化傳播中,要讓當?shù)厝丝吹揭粠б宦凡皇莵碚鞣摹⒉皇莵碇趁竦,而是偉大的絲綢之路精神的復興。中國長久以來總是以世界大國自居,不論是過去還是現(xiàn)在。然而我們需要學習古人法顯、玄奘的精神,懷著謙卑的心態(tài),去尊重、了解、傳播各地文明,而不是盲目的自信自大。一帶一路文化強國的基礎是民眾間的面對面交流,要從小的項目和小事做起。一帶一路的很多國家的人民對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一無所知,是白紙一張。中國要通過媒體報道、廣告、論壇、茶道、風水、氣功、武術、養(yǎng)生、繪畫、音樂會、美食節(jié)、時裝節(jié)、體育比賽、現(xiàn)代藝術展、畫展、攝影展、電影節(jié)、文物展、一帶一路旅行寫作大賽等不同的方式,講真實的一帶一路上的人的故事,而不是像當前的一帶一路宣傳,多是些沒有人物故事的口號、概念。

  今年暑期,我?guī)е鴮W生在烏茲別克斯坦沿著古絲綢腹地走了三千公里,沒有看到中國做的絲綢之路文化項目。中國在一帶一路的腹地也沒有做草根工作,在絲綢之路最偉大的世界名城撒馬爾罕沒有一家中國餐館!兑磺Я阋灰埂返陌⒗∈侵袊,而今天人們在希瓦、布哈拉和撒馬爾罕看不到任何中國元素。今天絲綢之路的旅行者在撒馬爾罕看到的是日本和韓國花錢做絲綢之路文化項目,比如日本政府在撒馬爾罕建了一個仿唐的桑皮紙作坊,作為旅游點;韓國政府資助撒馬爾罕國家博物館復原唐朝和高麗出使粟特國大型壁畫。中國政府、企業(yè)和相關的專家學者,需要認真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實地調查研究,提出具體可行的,并與絲綢之路遺存文化密切相關的文化項目,變考古學家的絲綢之路死文化為人民日常生活所需的絲綢之路活文化。(作者為西南政法大學全球新聞與傳播學院名譽院長、清華大學國際傳播研究中心主任、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媒介素養(yǎng)與跨文化對話教席負責人)

  注: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健全正確引導輿論的體制機制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14ZDA048.

  [1]本文作者李希光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健全正確引導輿論的體制機制研究”(項目編號:14ZDA048)首席專家、西南政法大學全球新聞與傳播學院名譽院長、清華大學國際傳播研究中心主任、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媒介素養(yǎng)與跨文化對話教席負責人。

  [2]授權發(fā)布: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公報,2015年10月29日,新華社

  [3]汪暉:兩洋之間的文明,汪暉,經濟導刊,2015年10月7日

  [4]中國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2014年1月發(fā)布的《2013年國內外油氣行業(yè)發(fā)展報告》

  [5]亞投行是中國撼動世界地緣政治的里程碑,姚樹潔,人民論壇,2015年第12期

  [6]“結束中亞之行離開比什凱克,習近平主席回到北京”,人民日報,2013年9月14日

零容忍黨員干部追求低級趣味

  趣味屬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選擇,黨員干部遠離低級趣味,關鍵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墻”,還要備好……  

掃碼關注

中工網微信


中工網微博


中工網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