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wǎng)理論頻道時政擷英-正文
警惕羞恥心鈍化
張錫勤
//8858151.com2015-02-13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更多

  

  羞恥心是人們基于一定的是非觀、榮辱觀而產(chǎn)生的一種自覺的求榮免辱之心,是人們珍惜、維護自身尊嚴而產(chǎn)生的情感意識。知恥是促成道德行為的心理動力,是人之所以為人最基本的道德自覺之一。知恥是各種道德素質(zhì)、情感中最基本、最重要者,是個體道德得以形成的重要基礎(chǔ),也是社會秩序得以維護的前提之一。所以,我國古代思想家無不重恥,將教人知恥視為社會道德建設(shè)的首要任務(wù)。

  孔子的名言是:“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痹诳鬃涌磥恚轮沃杂行,能起到治本的作用,是因為它能使人樹立羞恥心;一旦人皆知恥,社會治理就不困難了。相比之下,《管子》的話說得更為透徹!豆茏印穼ⅰ皭u”列為關(guān)乎國家存亡的“四維”之一,把知恥提到最高的高度。知恥為什么如此重要?《管子》作了這樣的說明:“恥不從枉”“不從枉,則邪事不生!本褪钦f,只有知恥才能遠離邪妄;人皆遠離邪妄,自然“邪事不生”。

  《管子》的“恥不從枉”說十分深刻。這是因為,人若知恥,便能因求榮免辱、維護自身尊嚴的內(nèi)在需要而自覺約束自己,不為所不當為。正如朱熹所說:“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為!币驗檫@種約束來自道德主體自身的內(nèi)在需要,其作用、效果較之于法律等外在的強制性約束更大。所以,我國古人又有“五刑不如一恥”之說。知恥心是建立在人們內(nèi)心深處的一道道德堤防。這道堤防若能穩(wěn)固,則可做到“邪事不生”;反之,這道堤防如果缺口崩潰,各種丑惡就將橫行于世。一個缺失了起碼羞恥心的人,必將無視社會規(guī)范、道德準則,以至于肆無忌憚、無所不為。這是很可怕的。在古今中國人的話語中稱他人“無恥”是非常嚴厲的責(zé)罵、鄙視,原因即在于此。所以,古人一再告誡人們:“人不可以無恥”“人之患莫大乎無恥”“人而無恥,果何以為人哉?”

  知恥不僅能使人“不從枉”,還能激勵人奮發(fā)向上。這是因為羞恥心不僅使人“免辱”,而且激發(fā)人“求榮”;不僅使人憎惡丑惡、卑劣,而且使人向慕美善、上進。所以,知恥心又是與上進心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知恥心能使人因羞愧而奮發(fā),因追求更高的目標而自我鞭策,激起不甘落后、積極向上的自強精神。所以,古人一再說:“人必有恥而后能向上!敝獝u心的這種激勵作用也是不可忽視的。

  知恥心對完善個人和社會來說都十分重要。從孔孟起,我國歷代思想家、政治家無不高度重視羞恥心的教育、提倡,認為“恥者,治教之大端”。顧炎武甚至認為,在禮義廉恥這“國之四維”中,“恥為尤要”,乃四維之本。無疑,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具有重知恥的悠久傳統(tǒng)。這是值得我們珍視和發(fā)揚的。

  毋庸諱言,羞恥心逐漸淡化、弱化、鈍化是當今社會一個值得高度關(guān)注的問題。一些人或因榮辱觀錯位,不知何者為真榮、何者為真辱,不擇手段追逐虛榮;或因義利觀顛倒,為求不當利益而不顧人格尊嚴。尤有甚者,為達到某種目的而不惜采取種種卑劣手段,不以為恥,反以為能。在他們心目中,崇高乃是迂腐,卑劣反是能耐。今天社會所出現(xiàn)的一些丑惡現(xiàn)象與羞恥心的鈍化、缺失是有直接關(guān)系的。

  一個人皆知恥的民族是成熟的、有希望的民族,一個人皆知恥的社會是文明、健康、充滿正能量的社會。今天,為了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正落到實處,建設(shè)文明、和諧的社會,實現(xiàn)民族復(fù)興的偉大歷史任務(wù),我們必須警惕羞恥心鈍化、弱化現(xiàn)象,每個人都有責(zé)任加固、筑牢羞恥心這道心中的道德堤防。(作者為黑龍江大學(xué)教授)

零容忍黨員干部追求低級趣味

  趣味屬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選擇,黨員干部遠離低級趣味,關(guān)鍵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墻”,還要備好……  

中 工 網(wǎng) 版 權(quán) 所 有 ,未 經(jīng) 書 面 授 權(quán)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8858151.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本網(wǎng)主頁,建議將電腦顯示屏的分辨率調(diào)為1024*768

掃碼關(guān)注

中工網(wǎng)微信


中工網(wǎng)微博


中工網(wǎng)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