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理論頻道時政擷英-正文
積極借鑒傳統(tǒng)文化中的廉政思想
李法泉
//8858151.com2014-12-03來源: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
分享到:更多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繼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習近平總書記在孔子研究院考察時強調,對歷史文化特別是先人傳承下來的道德規(guī)范,要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有鑒別地加以對待,有揚棄地予以繼承。他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lián)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開幕會上的講話中指出,中國共產黨人始終是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忠實繼承者和弘揚者。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強調了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的原則,要求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增強法治的道德底蘊。這些重要論述,表明了我們黨運用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推動黨的建設和國家治理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以儒家思想為主干的齊魯文化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杰出代表,蘊含著豐富的廉政思想。取其精華,汲取營養(yǎng),對在新形勢下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民惟邦本思想

  儒家認為“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強調人民是國家存在的根本和基礎,只有人民安居樂業(yè),國家才能穩(wěn)定發(fā)展?鬃邮侨寮颐癖舅枷氲牡旎撸洹叭蕦W”的核心宗旨便是“愛人”,主張“親親而仁民”,倡導“修己以安百姓”,強調“博施于民”是為政之道,提倡“節(jié)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其養(yǎng)民也惠”,并把“惠民”歸結為“君子之道”。孟子明確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認為“得天下”之道在于“得其民”、“得其心”,“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荀子認為君民關系是舟水關系,提出了“水則載舟,水則覆舟”的觀點。民心向背是決定歷代王朝興衰成敗的根本因素。中國歷史上的“文景之治”、“貞觀之治”、“康乾盛世”,都是堅持民本思想比較好的時期。為民情懷是從政道德的核心內容,是為政清廉的思想基礎。鄭板橋做濰縣縣令時曾寫過“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的詩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菏澤調研時,給市委、縣委書記們念了一副對聯(lián):“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說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狈饨〞r代官吏尚有這樣的認識,今天我們共產黨人應該比這個境界高得多。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員干部是人民公仆。我們必須吸取人亡政息的歷史教訓,從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傳承民本思想,強化宗旨意識和群眾觀念,自覺貫徹群眾路線,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堅決糾正脫離群眾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改進工作作風。

  為政以德思想

  儒家重視“德治”,強調德行是治國理政的前提?鬃犹岢觥盀檎缘,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以道德準則來處理政務,自然受到人們的擁護和愛戴。認為“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荀子也提到:“君子者,治之原也。官人守數(shù),君子養(yǎng)原;原清則流清,原濁則流濁!辈⒄J為“德不稱位”則“不祥”。治國必先治吏,官吏帶頭守法循禮,才能凈化官場風氣。公正廉潔是對官吏的基本道德要求,是為政之本。執(zhí)政者要以身作則,用自己的德行感化和帶動別人。明朝泰安府衙刻有《官箴》:“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則吏不敢慢,廉則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這是明清時期許多清官廉吏的座右銘,直至今天仍然很有教育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風廉政建設要從領導干部做起,首先要從中央領導做起,要求全黨做到的,中央政治局首先要做到;各級干部要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帶頭堅守正道、弘揚正氣,努力營造良好從政環(huán)境。正是中央領導同志以身作則、以上率下,落實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正風肅紀才取得明顯成效。黨風正則民風淳。我們要堅持從嚴治黨、從嚴管理干部,以優(yōu)良的黨風政風帶動社風民風,凈化政治生態(tài)。

  禮法合治思想

  在儒家看來,“禮”不僅是日常生活的儀節(jié)和處世行為的準則,也是人格修養(yǎng)提升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鬃诱J為,“不學禮,無以立”,“不知禮,無以立也”,“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在治國理政上,儒家強調發(fā)揮道德教化、禮制規(guī)范作用。孔子認為:“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庇谜詈托塘P治理百姓,只能起到震懾作用,但不能使其知恥、自覺;只有進行道德教化、禮制規(guī)范,才能使他們自我檢點而歸于正道。“君子懷刑、小人懷惠”,道德高尚人心中自有法制,品行不端的人則貪圖小便宜。儒家雖然強調德治,但并不反對法治和刑罰,主張“寓德于禮”、“禮法合治”、“明德慎罰”、“德主刑輔”,把內在的教化與外在的刑罰結合起來;主張“先教后誅”,認為“不教而殺謂之虐”。這和我們在黨風廉政建設中堅持的“懲前毖后、治病救人”原則是異曲同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四中全會重要講話中強調,必須以道德滋養(yǎng)法治精神、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我們要按照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相結合的要求,著力抓好對黨員干部的思想道德教育和黨風黨紀教育,讓法治、制度、紀律等觀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促進法規(guī)制度執(zhí)行。

  修身正己思想

  儒家思想的基本特征是“內圣外王”、“修齊治平”,注重“以修身為本”,通過修身塑造理想人格,實現(xiàn)“治國、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修身是一種自我省察、內心修煉的過程,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的功夫。孔子說,“吾日三省吾身”,“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主張遇事多從自身找原因,不要怨天尤人。“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強調正視自己的過失,有知錯即改、聞過則喜的勇氣,“過則勿憚改”,“過而不改,是謂過矣”。儒家把慎獨作為修身的最高境界!抖Y記·中庸》中說:“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背缟小爸獝u即勇”,孟子認為“羞恥之心,義之端也”。注重“儉以養(yǎng)德”,孔子把“儉”和溫、良、恭、讓一起作為人生美德,認為“禮,與其奢也,寧儉”。他不僅自己過著儉樸的生活,“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而且在弟子中大力倡導節(jié)儉作風。主張節(jié)制欲望,“傲不可長,欲不可縱,志不可滿,樂不可極”?鬃诱f的“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也就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意思。儒家倡導的“修身正己”思想,具有較強的現(xiàn)實價值。做官先做人,做人先立德。對黨員干部來講,先進的黨性和高尚的人格是統(tǒng)一的。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三嚴三實”要求,嚴以修身,加強黨性修養(yǎng),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從政,永葆共產黨人的浩然正氣。(作者系山東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

零容忍黨員干部追求低級趣味

  趣味屬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選擇,黨員干部遠離低級趣味,關鍵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墻”,還要備好……  

中 工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8858151.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本網主頁,建議將電腦顯示屏的分辨率調為1024*768